东北网3月17日讯 伊春市委面对本地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多、人数多、领域多、范围广,参加活动的党员从业状况、职业构成、活动方式和思想状况差异比较大的实际,坚持早谋划、早动手,组建强有力的指导机构,着力在对下指导检查上狠下功夫,有效促进全市基层单位扎实做好准备工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高标准启动、高质量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抽调精干力量,强化学习培训,组建过硬指导机构。为切实搞好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准备阶段的指导检查工作,伊春市委采取“抽硬人、硬抽人”的办法,抽调12名优秀处科级干部组成市委学习实践办指导组。注重强化指导组自身建设、提升指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求指导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把培训教材学深吃透,把中央和省委领导讲话精神和方针政策消化吸收,准确把握活动的目标要求、工作原则和方法步骤,以及学习准备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标准,做到心中有数、把握要领。同时还连续利用一段时间对指导组成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央和省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强化学习,达到了“五个明确”:即明确工作定位,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方法,确保开展指导检查工作时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是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掌握工作主动权。坚持把指导工作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抢前抓早,精心安排,将市委学习实践办指导组人员分解组成6个指导小组,分片划区深入县(市)区(局)、市直部门和国有企业等单位一线开展调研,面对面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了解掌握了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党组织、党员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摸清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还根据各单位准备工作进展情况,主动帮助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关键环节,解决准备工作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好思路、好建议、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探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用以指导面上工作,促进各单位准备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决杜绝“一刀切”。为把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要求落到实处,伊春市委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总体要求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分层分类进行指导,对县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不同行业,党员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等不同层面,分别提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全市生态功能区建设、林权制度改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棚户区改造及发展社会事业的工作需要,对不同单位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及时指导各单位制定既符合上级要求、又具有本单位特点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具有本地本单位特色的活动题和实践载体,同时还指导各单位做好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思想发动等工作,做到准备工作环节不减、质量标准不降,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准备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四是联系上下,协调沟通,促进交流建平台。在准备阶段的指导检查工作中,伊春市委注重发挥好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参学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达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要求,及时总结反馈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实效,保证了上下之间信息渠道畅通,搭建了单位之间活动交流平台。通过编制《情况反馈》和《简报》等内部期刊,及时全面反映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动态和工作经验,通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安排,帮助各单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查缺补漏,有效推动全市准备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