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人员:王辉,24岁,黑龙江某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
面试地点:哈市某装潢设计有限公司。
王辉:你好,我是来面试的。
按照约定的时间,王辉走进了面试人员李先生的办公室,手里还拿着厚厚一沓设计作品。
李先生:你求职的是什么职位?
王辉:装潢设计。
李先生:带简历了吗?
接过简历,李先生详细地阅读简历上王辉的所学课程、学习和工作经历等信息。
李先生:你的实习经历挺丰富的。在XX装潢公司实习的是什么?
王辉:家装设计,我还参与过他们的几次招标,这就是我当时的作品。
王辉递上了自己事先准备的材料。
李先生:我曾经在你说的这家公司工作过,他们做的是店面设计,没有家装。你是哪年在这家公司实习的?
王辉:去年7月份。
听到李先生的话,王辉的神色一下紧张起来。
李先生:你简历上去年7月份是在另一家公司实习。毕业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很正常,但是不应该欺骗招聘单位。我想你不是我们要招聘的人选。
李先生点评:
从这名毕业生的简历上看他的成绩不错,而且选修过很多相关课程,知识水平和可塑性应该都比较强。但是这个毕业生却犯了求职的大忌——诚信。他所介绍的实习经历和简历上的时间以及我所了解的情况都不符,我们不会录用撒慌的人。
李先生说,经验不是企业唯一的招聘标准,人品、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可塑性都很重要。在招聘中他总是会遇到一些夸大自己的实习、实践经历,或者造假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造假是求职的大忌,一旦穿帮,不管有多优秀企业都不会录用。(文中王辉为化名)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