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拼车现象流行 拼车族渴望为其“正名”
2009-03-21 06:59:4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讯 时下,拼车现象十分流行,无车的省钱省力,有车的降低养车成本。对经济实力还不足以买车的上班族来说,每天能拼上顺路车也是件幸福的事。然而很多有车一族却为拼车的合法性而苦恼,面对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的指责,他们希望这种你情我愿、互利互惠的事情能在有关部门的政策指导下,变得合理合法。

  拼车族:

  费用低廉乘坐舒适

  王明文是标准的拼车族,有4年的拼车史,期间也换过不少车主。谈起拼车经历,王明文说是源于一次偶然。王明文家住哈市道里区通江街附近,单位地点远在红旗大街。坐公交车得先坐112路到建北小区,再坐86路到单位,整个行程要1个多小时。一次他坐同事的顺路车只用20多分钟就到了单位。在同事的热情邀请下,他天天乘坐同事的私家车上下班。

  “时间长了总坐免费车也过意不去啊。”在王明文的一再坚持下,同事答应每月收他200元钱。怕同事不好意思收钱,王明文经常将等价物品送给对方,一般都是加油卡或烟。

  李莹家住南岗区征仪路花园小区,单位在道里区友谊路附近。李女士每天上班都要倒一次公交车,坐车得1个多小时,既累又麻烦。“坐公交车太辛苦了,夏天太热,车内空气不好,让人难以忍受;冬天太冷,等车太痛苦了。”谈到坐公交车,李莹一肚子苦水,“有时不赶趟还得打车,每次得30多元钱。”通过拼车网站,李莹和同一小区的张先生达成了协议:每天乘张先生的私家车上班,一个月付150元油费。张先生的车每天都会在家门口“恭候”她。“拼车后再也不用吃‘冬冷夏热’的苦了。平均下来每天路费只有5元钱左右,比打车要便宜多了,十分方便,私家车坐着还特别舒服。”

  有车族

  拼车节省养车成本

  市民牟薇女士家住在道里区工程小区,有一辆马自达轿车。她告诉记者,除了每天开车上下班外,早晚还要接送孩子。“我儿子在风华小学上学,每月送孩子光油钱就得300元左右。”牟女士说,小区里有3个邻居相处的不错,孩子也都在风华学校上学。为了节省养车成本,他们4家人商定,每天她负责出车接送这些孩子上下学,各家每月拿150元钱作为油费。“我觉得大家这样做十分合理,即方便了别人,自己又省了养车成本,还增进了邻里感情。”牟女士说。

  家住道里区安国街的张先生每天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龙塔附近的单位上班。为了免去长时间坐公交车的痛苦,他买了一辆捷达车。“每月油钱要600多元,为了节省成本,我拼了4名乘客,每个人给我一百多元钱,算下来我养车基本不花油费了。”

  市民孙宇是个爱算计的人,自买车后,他就一直从事拼车业务。“我知道有偿拼车不合法,所以我一般都找自己小区的邻居,也有通过朋友介绍来的。”孙先生说,拼车的价钱是与乘客商定的,很合理。按照路程的远近,每人每月收费从100元到240元不等。孙先生认为,拼车给别人带来了方便,也让自己养车更容易了。孙先生表示,他会将拼车进行到底,平时出租车也没少拼客,只不过他们有营运手续罢了,哈尔滨应该为私家车拼车正名。

  交通局

  尚未探讨未处罚过

  根据哈尔滨相关交通运营法规,有偿拼车是违法行为,将会被处以1万元的罚款。哈市交通行政执法支队处罚科的负责人介绍,按照《哈尔滨市城市客运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没有取得城市客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营运手续,从事有偿运输的行为,均属于非法营运。但私家车拼车是新现象,还没有出现这方面的矛盾和反应,所以还没有纳入交管部门的管理范围。

  据哈尔滨市交通局法规处副处长关巍介绍,虽然这种行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是违规的,但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他们并未进行过处罚。关处长承认,私家车拼车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出租车市场。但拼车确实能起到节能减排、有利出行、缓解交通压力等诸多好处,在现有道路交通状况下值得提倡,这种行为在国外也是鼓励的。应该说,市民之间的拼车现象与专职拼车的黑车有本质上的区别。

  专家

  拼车有利尚需完善

  针对越来越多的拼车现象,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瑞政认为,政府部门不妨多点宽容,制订规范,适当为拼车行为“正名”。赵瑞政说,从政府的立场来看,倡导市民拼车出行,有望减少不必要的私车上路,既有利于缓解路面交通压力,也有利于清洁城市空气,更能减少能源消耗。因此,拼车被“放行”,最大受益者正是“城市”。

  哈市孟繁旭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静认为,拼车虽好但需谨慎。拼车时不但要考虑省钱方便,还要牢记安全第一。陈静说,跟不认识的人一起拼车,人身财产安全本身就是一个隐患。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在出事之后,该由谁来负责和承担责任。即便乘客与司机签订了免责合同,在法律上也是不生效的。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