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3日讯 (记者 杨尚峰) 记者从黑龙江省气候中心了解到,今年冬天黑龙江省气温偏高,平均气温为-14.3摄氏度,比历年同期偏高0.6摄氏度;降水也较往年偏多,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9.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33%。
2009年冬季(2008年11月~2009年2月)内出现了高温、烟雾、雨夹雪、暴雪天气,对交通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9.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33%。季内全省大部地区降水量在10-40毫米之间,哈尔滨东南部、牡丹江部分市县、三江平原东部、漠河、嘉荫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上,大庆南部、绥化中部不足1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多2成以上,只有绥化大部、呼兰、宾县、塔河、萝北、富锦、抚远偏少1-5成。
截至2月末,全省平均最大积雪深度12.9厘米,比历年同期多2.5厘米。除龙江无积雪外,全省大部地区的积雪深度在5~35厘米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除松嫩平原南部、牡丹江大部、三江平原西部的部分市县及五大连池偏少外,其他地区均偏多,其中漠河偏多21厘米。
我省冬季平均气温为-14.3摄氏度,比历年同期偏高0.6摄氏度,呈北低南高分布。大兴安岭、黑河偏低,大兴安岭北部偏低1摄氏度以上,其他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绥化东部、哈尔滨大部、牡丹江大部、肇源、嘉荫、饶河偏高1摄氏度以上。其中12月1日全省约三分之二左右市县的日最高气温,达到1961年以来同日最高气温的极值。
除降水多、温度高以外,今冬我省还发生了烟雾天气、高温、雨夹雪和暴雪天气等极端天气。2008年11月11日夜,受低压影响,我省部分地区出现雨夹雪天气。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温度较低,12日出现大雾天气,12日08时哈尔滨市区能见度不足800米,哈尔滨机场能见度仅为100米,大雾持续15小时左右,同时出现道路结冰现象。给交通造成较大影响,也导致交通事故略有增多。今年1月上旬,受低压影响,我省南部的部分地区持续出现烟雾天气。哈尔滨市区烟气呛人,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
2008年12月1日,全省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0摄氏度以上,日最高气温大于0摄氏度,其中绥化南部、哈尔滨、牡丹江、三江平原西南部的日最高气温达到5-9℃,哈尔滨市区最高气温达到6.5摄氏度。全省约三分之二左右市县的日最高气温达到1961年以来同日最高气温的极值,已经封冻的松花江出现了局部开化“二开江”的奇观。
2008年12月份,雨夹雪天气的出现对于我省来说十分罕见。12月1-3日,我省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尚志、孙吴等局部市县达到暴雪程度,由于气温异常偏高,南部和东部的部分市县出现罕见的雨夹雪。对公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也使交通事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