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农田墒情良好 春耕总体形势好于去年
2009-04-03 08:24:4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穆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3日讯 土壤墒情良好、农资充足价格回落、农用资金筹集充足……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今年哈尔滨市备春耕生产有利因素较多,总体形势好于去年,特别是往年困扰备春耕生产的资金问题今年不复存在。

  连续降雪增加1个大型水库蓄水量

  进入3月以来,哈尔滨市出现了5次较大的降雪过程,对库塘蓄水、旱田增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信息,今春降雪可为哈尔滨市带来1亿多立方米的桃花水,相当于1个大型水库的蓄水量,这些桃花水将有效缓解旱情。据气象部门土壤墒情观测,目前全市土壤墒情良好,明显好于去年同期。

  农资价格同比下降18%

  今年,全市春耕生产共需种子7.7万吨,目前已到货7.5万吨;需化肥90.6万吨,已到货75万吨;农膜、农药、柴油等主要农用物资充足,没有缺货的农资品种。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作物种子涨跌互现,二铵、复合肥价格同比大幅下降,氯化钾价格比去年同期略高,农药、柴油的价格略低于去年。总体上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8%。

  108亿元备春耕资金全部到位

  资金历来是备春耕生产的难题,但今年是有史以来哈尔滨市备春耕资金最充裕的一年。全市共需资金108亿元,目前4家涉农银行已经投放100亿元,农民自筹8亿元,完全能够保证备春耕生产所需。

  水田缺水问题仍然突出

  市农委生产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有利因素较多,但今年备春耕生产的不利因素也比较突出。一是水田缺水问题仍然突出。全市可灌溉用水库总蓄水量仅3亿多立方米,大部分水库处于死库容状态,大部分小塘坝处于干涸状态。二是持续低温,回暖慢,倒春寒,使农时拖后。预计今年水稻育秧将拖后7至10天,第一积温带大田播种将拖后10天以上。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