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新时期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决定》,在全省营造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舆论范围,推动以“凝神聚力”为主题的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3月26—3月29日东北网记者对大庆市、大庆油田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进行系列报道。
东北网4月8日讯 题:弘扬大庆精神系列报道之五 油田中十六联继承发扬大庆精神 永做油田精品联合站
记者 邵奇
中十六联合站隶属于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于1997年11月建成投产,设计日处理液量3.5万吨,是油田规模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联合站。主要功能是把进站的油、气、水三相混合物进行分离,将处理后合格的原油、天然气外输,合格的污水输送至注水站回注地下。
中十六联合站地处“三老四严”的发源地。建站以来,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永远做油田精品。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永远做油田精品”的理念
十六联合站刚建成时,因为质量问题,引发了全油田“中十六联现象”大讨论。面对全油田聚焦的目光,十六联合站没有怨天尤人,勇敢的叫响“我们就是十六联,我们就要创样板”。
为了这铮铮誓言,党员做出“向我看齐”的承诺,团员发出“讲奉献、比干劲”的倡议,员工写出“岗位争一流,为站多争光”的决心书。历经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全站高标准整改跑、冒、滴、漏问题107个,质量达标率、一类设备等10项指标全部达到100%。获得了油田有史以来第一块“管理样板站”奖牌。
进入创建百年油田新阶段,十六联合站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总结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永远做油田精品”的发展理念。开展了“知荣辱、创百年”主题实践活动,使永远做油田精品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如填写资料,“人人仿宋体,全站一支笔”。人人练写仿宋字,全站每天填写的6个记录本,12张报表、1700多个数据,字迹工整,如出一人。我站被评为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和十大基层建设标杆单位,被命名为“永远油田精品的联合站”。
“永远做油田精品”的团队
十六联合站坚持用大庆精神和优良传统培育员工,努力把中十六联打造成“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学校;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军队;团结和谐、温馨友爱的家庭”。
强化理念引领,培养素质优良的团队。确立了永远的精品需要永远地学习,永远地学习创造永远的精品的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小队,培育知识型员工。
进行生涯设计,建设技能精湛的团队。按照一专多能员工、工人技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四个方向,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有72名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发展目标。建站以来,共有51人取得了更高级别的上岗资格证,高级工比例达到45%。35人取得了两个岗位的操作证,16人通过了第三个岗位的技能鉴定。2007年又有6名员工获得助理技师资格。
“永远做油田精品”的样板
十六联合站把精品意识贯穿到生产管理每个方位,实施精细管理,用精品业绩演绎精品理念。管理精雕细刻。建立了《岗位规范及工作制度汇编》、《HSE管理两卡一书》等制度文本。实现了生产管理“六化”目标,即:资料录取全准化、岗位操作标准化、设备管理十字化节能管理精细化、环境管理清洁化、内务管理军事化。
实施了巡回检查“点项管理”方法,把生产区域划分为若干点源,每个点源确定具体控制项目,定时检查,确保生产平稳运行。评选出精品操作员工、精品管理设备、精品承包区域、精品生产报表,规范安全行为,创精品的身影随处可见。
建站11年来,涌现出厂级以上技术能手15人,培养技师、助理技师11人,获得厂级以上优秀科技论文13篇,向外输送骨干49人,其中14人被提拔到矿、队两级管理单位。截止2008年12月底,累计外输合格原油1778万吨、天然气47729万立方米,污水11425万立方米,实现安全生产39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