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绥化:政府的“温暖”和企业创新是抵抗危机的法宝
2009-04-14 10:43: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尚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内 一企业正在工作的冶炼炉

即将出厂的风力发电设备塔筒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和挑战。4月14日起,东北网将推出“保增长 促发展”系列报道。东北网记者兵分两路,奔赴黑龙江省各地市,对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促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深入报道。

  东北网4月14日讯题:“保增长促发展”系列报道之一绥化市:政府的“温暖”和企业的创新是抵御危机的法宝

  记者杨尚峰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厂里的订单没有下降,还增加了不少。08年产量30万套,今年我们奔着100万套使劲呢!”绥化市天有为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东方说起企业的发展,笑的合不拢嘴。记者在这个企业看到,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的工作着。企业主要生产汽车电子仪表,依靠自主研发的技术优势,不但在全国微型汽车电子仪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今年一季度销往韩国的订单还同比翻了一番。“今年实现产值突破1个亿的目标没问题!”吕经理自信地说。

  天有为电子有限公司坐落在绥化市开发区。据吕经理介绍,企业是在2004年通过绥化市招商引资迁到这里,当年的产值就实现了翻番。当记者询问企业高速发展的秘诀时,吕经理回答的很干脆,“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政府的政策扶持正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

  天有为公司拥有自主的研发中心。每生产一套仪表,自制的部件占八成以上,节省购买零部件这一项费用就十分可观。通过自主研发,公司拥有在全国唯一掌握汽车仪表制作部件“组合仪表步进电机”的技术。吕经理说,如果购买“组合仪表步进电机”,市场价每个在9.8元左右,自己生产的成本只有3块钱,成本优势立刻显现出来。依托自主研发,正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之一。目前这项技术他们正在申请专利中。


绥化市武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正在设备前操作

天有为公司生产线上 员工正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与政府的政策扶持。在企业融资、贷款等方面,当地政府为企业主动协调符合政策的贷款项目,利息全部由政府埋单。每当国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绥化市相关职能部门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到企业,加快办事效率,尽早让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阳光的照耀。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由于订单的增加,天有为公司需急聘20名工人,开发区管委会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招聘工作,第2天企业就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据绥化市经委工会主席姜明范介绍,天有为公司现有460名工人,开发区内同等规模的30多家企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1万余个岗位,解决了一批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

  在绥化市开发区内,生产风力发电设备塔筒的武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是2005年在这里投产的,虽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项目二期建设还在进行中,据企业生产负责人李俊杰介绍,在二期建设期间就已经接到生产订单。今年的销售情况受影响不大,截止3月份,已实现产值1.2亿元,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


武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为生产风力发电设备进行检测

拥有自主技术的的绥化市天有为电子有限公司订单不断 预计今年实现产值突破1个亿

 

  我国纺织企业是受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绥化士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个企业主要以生产出口亚麻制品为主。“据我所知,全国纺织企业有70%处于停产与半停产状态。我们的企业现在正满负荷的生产!”企业总经理张宝山在繁忙的厂房里兴奋地对记者说。通过了解记者得知,金融危机开始蔓延时,对这个依赖出口的企业影响特别大,订单急剧下降。张总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开发区得知此事后,主动为企业找政策、想办法,并出资让企业参加2009年2月在法国举办的世界级纺织展会,正是通过这个展会,张宝山为企业找到订单,现在近九成产品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等地。

  据绥化市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柴春平介绍,为使绥化市企业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保增长、促发展,鼓励国内外客商到绥化投资兴业,2008年6月绥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绥化市市本级招商引资优惠致策》。在用地、收费、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政策。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重点保护,并在落户、职称晋升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绥化市投资。预计2009年上半年,绥化市可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520万元,占计划的50%,同比增长15%。


正满负荷生产的绥化士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记者手记:“温暖”需要实实在在

  “保增长促发展”系列报道的第一站,来到了拥有“寒地黑土”品牌的绥化市。前期通过媒体,让我知道这场金融危机对企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通过石油、外汇、股票等资本市场的起伏,体会到了金融危机下个人账户的缩水。但亲身走进绥化市开发区的企业中,才真正体会到这场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逆境中,企业需要来自政府的“温暖”。

  在绥化市开发区内,这种“温暖”的感觉让我感受的格外强烈。助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寒流,这里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正是这些举措,铸造了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磁场,引得一个又一个项目相继落户;阻挡一个又一个金融危机的狂潮对企业的袭击。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金融危机面前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保增长促发展的任务最艰巨最繁重。在严峻的形势下,企业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视和爱护,然而,重视和爱护企业,不能光喊口号,而要见诸行动,拿出真招,求得实效。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要“雪中送炭”,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轻负担,真正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在保增长中发挥作用。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

杨尚峰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