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4日讯 大兴安岭地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以县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抓落实、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确定的“三个主题”、“九项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三个阶段紧密衔接,环环紧扣,贯穿全程,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学习调研阶段:突出“锤炼品性、提高能力”主题,着力开展“三提升”活动。一是开展提升党性品行五项教育活动。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教育,以树立正确政绩观为主要内容的宗旨教育,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理念教育,以不畏严寒、乐于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兴安岭精神教育,以廉洁从政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教育。二是开展提升能力素质培训活动。举办“兴安大讲堂”、组织多方位多层面的学习培训和自学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破解发展难题、领导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三是开展提升实践理念调研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调研”活动,大兴调研之风。采取“蹲点调研周”、“解剖麻雀”、“案例分析”等方式,找准和摸清在实施生态战略、培育接续产业、推进项目建设、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症结问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分析检查阶段:突出“查找差距、服务群众”主题,着力开展“三心”活动。一是开展“民主恳谈”交心活动。通过电子邮件、短信、信函和电话等方式,建立民主恳谈直通车,直接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敞开学习实践活动的大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领导班子撰写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奠定基础。二是开展“民情日记”连心活动。采用“走、听、绘”等多种有效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建立“民情日记”,绘制成能充分反映社情民意的“民情地图”,为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提供依据。三是开展“民生帮扶”贴心活动。开展以“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一帮一、多帮一、组织帮一”活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整改落实阶段:以“推动实践、促进发展”为主题,着力开展“三抓”活动。一是开展“抓落实、强督查、提效能”活动。坚持解决问题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创新工作抓落实,层层落实责任,逐项列出“保增长、保增速、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计划,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措施,做到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反馈、安排专人定期督查,努力推进地委重点工作的完成。二是开展“抓整改、重实效、惠百姓”活动。紧紧围绕地委确定的“十项利民工程”,对查找出的群众普遍关心并亟需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实行“挂号”、公示,大力探索建立台账、领导领办、挂牌督办、现场办公、一站式办结、限时办结等多种方式,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销号”,确保实事件件有着落,切实让百姓见到实效。三是开展“抓发展、解难题、建机制”活动。按照锁定一批难题、破解一批难题、创新一批机制的要求,及时梳理出一批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一批自身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推动工作的重点问题,集中精力,重点攻坚。对现有的制度机制进行清理和分类,对不合时宜的坚决废止,对需要完善的抓紧修改,对在实践中成熟的思路和做法及时上升为政策、规定,通过破解难题、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