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三年打造两大聚集区 总面积超过70公顷,总投入不少于6亿元
东北网4月16日讯 哈尔滨市政府日前下发《关于促进群力新区金融商务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哈尔滨市将用三年时间在群力新区打造全省最大的金融商务示范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区。
两大示范区总面积逾70公顷
《意见》明确,将设立群力新区金融商务、文化产业示范区,金融商务示范区是指群力大道自职工街至齿轮路区段两侧规划的带状中央商务区,占地面积约24公顷,规划建设规模约72万平方米,拟建金融行业办公楼、商业、写字楼等项目;文化产业示范区是指由景江西路西侧文化产业带、景江东路东侧文化产业带、“春水公园”带状景观带和景江东路、群力第七大道、上江街、群力第五大道围合的区域,示范区占地总面积约50公顷,规划建设规模约30万平方米,拟建艺术品展销中心、图书城、剧院、文化艺术展馆等文化项目及温泉度假中心、餐饮等配套服务项目。两大示范区总面积超过70公顷。
最大限度会聚人流财流商业流
《意见》提出,在文化产业示范区新办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可在企业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享受贷款定额贴息;设立文化企业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受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和出资期限的限制。据介绍,对新办文化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并非降低企业入区门槛,而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会聚人流、财流、商业流,把群力新区打造成快速聚集国内外、省内外优秀的、牵动性强的企业的洼地。
六亿打造全省文化产业聚集区
《意见》提出,将设立群力新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今年起3年内,市财政每年给予群力文化产业扶持补贴资金1亿元;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群力新区土地一级开发所缴纳的营业税等税收中,按市、区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投入。此外,还包括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贴,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以及群力新区文化产业经营收益等。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建设和经营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据介绍,三年内政府投入的“撬动资金”将不少于6亿。
职工居住区划入兆麟小学学区
《意见》明确,对示范区内的建设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由文化发展中心建设的文化项目,自2010年起3年内,对业主免收灯饰化电费、物业费、市政管理费。租赁房屋经营的,免收房租;其间购房经营的,可按房屋综合建设成本价格购房。对示范性强、拉动性强的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更为优惠的租金减免及经营费用补贴政策。进入示范区的金融企业职工集中生活居住区,可划入兆麟小学分校学区,为其子女提供就学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