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8日讯(齐静岩 记者高长利)阳春四月,春风送暖。佳木斯市坚持立足三农,走科技兴农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扎扎实实抓好2009年春耕生产工作,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春节刚过,佳木斯市就召开了备春耕生产专家会商会议,组织了全市种子、土肥、栽培、植保、气象等相关部门的专家、领导,就全市农业生产形势进行了会商预测并提出技术建议,下发了《农业生产形势分析及专家会商建议》,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备春耕生产方案和抗春旱、保春灌、保春种工作方案及防内涝防凌汛、防病虫等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预案。根据情况分析,佳木斯市今年春季总体趋势是旱象明显。预计全市水库、塘坝灌溉水田将有渴水面积在30万亩左右,江水灌区可能发生渴水面积50万亩以上。旱田方面,富锦市、郊区和桦南县土壤墒情较差,由于早春降水量稍多,正值土壤翻浆期,不排除部分低洼地块出现短时内涝的可能。
为此,佳木斯市按照全省备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努力推进春耕生产,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和专项推进会议,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部署,并与各县(市)区签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责任状。同时,科学分析形势,制定各种方案,确保农业丰产丰收。他们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早着手水稻大棚建设,提高水稻秧苗综合素质;科学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保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以农业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为统领,推进现代农业进档升级;实施统一农业生产标准,整体提升农业科技含量;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各项补贴提前实施到位。
现在,佳木斯市各县(市)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同时,备春耕生产也连连掀起高潮。富锦市牢牢树立起抢前抓早的意识,树立错过农时就是灾的思想,增强春耕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做到早规划、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今年,该市的备春耕工作体现出“两实三早”态势,即秋备工作抓得实、科技备耕抓得实;工作思路确定早、备耕生产行动早、生产资料储备早。目前,该市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总需储备量超出需求量,种子、化肥、柴油已下摆1.9万吨、7.5万吨、1.4万吨,农资市场购销两旺。
汤原县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高标准推进备春耕生产工作,及时组织涉农部门和农业专家认真分析今年春耕生产形势,对春耕所需的资金物资、科技服务等任务进行落实,派出10个工作组深入到乡镇帮助指导备春耕生产。郊区紧紧围绕“保民生、保增长”,以高标准服务备春耕生产为当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重点,以保春种、保春苗为工作目标,做到“六个保证”,即:做到农业信息保证、生产技术保证、农机维修保证、灌溉用水保证、生产资料安全保证、物资供应保证。为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他们投入164万元,对3个国有灌区的10台大型水泵进行了提早检修,在灌区干渠两侧打抗旱补水井16眼,架设低压线路5.1公里,安装变压器7台,同时针对水位下降的实际情况,采取疏导水源、机械清挖等措施,保证灌区的正常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