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实验中学政治教师孙井山做客东北网讲授高考政治复习策略 |
东北网4月24日讯 (记者 朱丹钰 亓雪梅 邵奇) 距离高考还有40多天的时间,针对考生在现阶段如何进行政治学科复习、如何提高答题技巧等方面问题,省实验中学政治教师孙井山就此进行了策略分析。
基础知识要反复加强
孙井山老师认为,政治靠背是一种误区,考生更应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现阶段所有考生仍有提高政治成绩的余地。考生们应该注意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体系,经常回过头来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点。有的考生会觉得自己的主干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应该没问题。但就具体知识来说,不仅要有清晰的知识网络,还要找到那些平时复习容易忽视,而在考试中可能会用到的盲点,这样在考试时调动知识才便利,才能更主动。
主观题回答要突出条理性、针对性和规范性
考生回答主观题要有条理性,突出采分点,逻辑性要强。答案还要有针对性,政治学科的考试无非考查学生的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社会常识这三大部分,考生要能区分题目所问的主体,根据题目的考查要点给出合理的答案。最后,答题还要有规范性,考生要学会使用学科术语,给自己争取高分,行文要规范,保证字迹易于辨认,保持卷面整洁。
首先在答这类题型时,考生的基本原理要清晰,从原理去切入。孙井山老师说,这类主观题每道都有个领域的限定,甚至有非常细致。例如有年高考中有道题目,要求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来分析中央一号文件,这道题的切入点就很清晰,考生把主要矛盾的原理论述的清晰准确就可以获得高分。其次,要仔细审题,看懂题目的问题,认真审视题目所给的材料,这样有利于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帮助考生给出合理的答案。
时政热点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孙井山老师认为,时政热点题型因其时代性而与生活密切相关,高考是引导考生向积极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关注热点关注生活,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些长效性的热点问题考生应多关注,如民生问题,考生处理这类问题要从微观切入,学会从多个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方面去练习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围绕热点本身去转圈。热点问题是知识的载体,复习过程中应了解一些社会现象,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要说套话。
选择题要慢主观题要快慢结合
孙井山老师认为,在考试的过程中,答选择题要慢,因为这些题并不会很难,考生只要科学合理审题,细致入微就会得不错的分数。回答大题要快慢结合,首先审题要慢,每道题都有指向性和规定性,平均做一道大题需要7分钟,审题要用3-4分钟,然后列出提纲,把可能用到的原理都列上,分析清楚后把主要原理写在答案的前面;其次是写字要尽量快而整齐,保证在考试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