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哈拉新村打造民族旅游第一区
2009-04-25 22:07:47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孙明 鲍秀玲 丛中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4月25日讯 沐浴着明媚的春光,记者来到了素有“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之称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新村,当了一回游客。在一座敖雷一兰塑像的下面镌刻着“哈拉新村”四个大字,该村是1998年洪水过后,由省政协捐资重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房屋是采用达斡尔族传统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建设的。

  在达斡尔族风情园里,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军事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等,让人目不暇接。当每年的春、夏两季举办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敖包会”、“库木勒节”等重大节日的时候,都接待游客10多万人,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40%多。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今的旅游热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梅里斯,达斡尔语的意思是“有冰的地方”,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素有嫩江后花园之美誉。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198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的全国唯一的市辖达斡尔族区,达斡尔族人口有1.2万人,是达、汉、满、回、朝鲜等多民族聚居区,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是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梅区始终以民族文化为发展动力,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达斡尔族风情生态园”、“庞葛拉古城遗址”、“达斡尔族文化民俗展览馆”等旅游景点。占地4660公顷的“青松狩猎场”被命名为省级狩猎场、国家级森林公园、AA级旅游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景区,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达20多万人。

  今年2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刚来梅区调研时,做出了“把握民族区这块‘金’字招牌,发挥民族区潜力,充分挖掘民族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形成特有的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指示。梅区将继续发挥毗邻嫩江、人文资源丰富、沿江风情独特的地缘优势,依托民族文化和自然原生态资源民族优势,重点开发建设哈拉新村达族风情园、青松狩猎场森林公园、卧牛吐万发原始生态园、卧牛吐黄花岛四大景区,在传统的民族旅游基础上,发展民族风情游、自然原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森林旅游、北国冰雪游等。

  截至目前,已有4位客商与梅区旅游局达成意向性协议,拟投资建设青松狩猎场森林公园。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