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七台河市“百千万”行动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2009-04-30 10:35:33 来源:东北网-七台河日报  作者:曹国斌 徐瑞函 吕天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30日讯 为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七台河市在学习调研阶段,结合市情,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了以“百名领导进企业、扶持企业保增长”,“千名干部下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万名党员结对子、帮助群众办实事”为主要内容的“深入基层、破解难题”活动。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进企业、下矿山,走村屯、访农户,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备耕生产、乡村绿化、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情况,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全面掀起了“深入基层、破解难题”活动的高潮。

  百名领导进企业扶持企业保增长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牵动经济腾飞的发动机。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冲击,确保地方经济稳步、持续、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经委、发改委、商务局等涉企单位10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非公企业,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逐一会诊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煤源、销售等制约发展的棘手问题。在乾丰能源公司调研时,市领导得知该公司98万吨焦化及10万吨甲醇在建项目,资金严重缺口,项目建设进展困难,立即现场办公,协调金融部门,仅用7天时间就为企业协调落实贷款7000万元。

  在市级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形成了解难题、办实事、保增长的良好态势。市非公经济发展局开展了以扶持小企业成长为重点的“扶小工程”,在全市选择了100户规模下企业,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优化服务上全方位加大力度。目前已为100户小企业收录各类行业法规、经营策略、营销信息等5万多条,会同金融部门,为小企业解决贷款5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题。预计到年末,将有10户小企业进入规模上企业行列。通过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出谋划策、真心服务,使全市各企业进一步坚定了在危机困境中突破重围,在重新洗牌中掌控主动权的信心。预计年内,该市将完成20多个煤焦、煤电和煤化工项目,投资总额达85亿元,可形成产值76.5亿元,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

  千名干部下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最为关心、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七台河市委把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作为破题的关键,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市委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动员全市涉农部门和区县的1000多名干部深入村屯,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搞好备耕生产,进农家、查民情,实实在在地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市农委把全市农业技术专家的姓名、联系方式分门别类制作成卡片发到农民手中,让农民在遇到生产难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明白人,农民高兴地称之为“惠农卡”。市畜牧局组织全市畜牧防疫人员深入养殖大户家中,主动提供防疫服务。市城市信用社发动党员干部上门服务,坐在农家火炕上为农民办理备耕贷款。目前,这个市的农贷部门已为农民下摆贷款1.75亿元,涉农部门落实推广新项目29个,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300多个,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为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这个市先后多次派团前往先进地区求取“真经”,并积极借鉴山东莱芜、河南焦作等地经验,下大力气改造城中村。今年投资11.8亿元,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居民住宅楼70万平方米;投资3.3亿元,改造泥草房4500户、33.75万平方米;力争5月底前完成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个户口簿;年底前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建成标准化卫生所、村村吃上自来水,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解决农民行路难、就医难、吃水难、入学难的问题。

  万名党员结对子帮助群众办实事

  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这个市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深入社区、厂矿、村屯,主动同困难职工、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出主意、找项目,帮贷款、谋就业。目前,全市已有6000余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和下岗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先后召开6次专场招聘会,协调160多家用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866个,与下岗职工现场签订劳动合同1356份。市民政局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城市低保最高补助标准在原来基础上每月增加40元,农民低保年增加60元。市卫生局组织开展了百名党员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服务、百名党员医生下乡义诊的“双百”活动,他们主动与80多名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上门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

  为避免帮扶流于形式,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建立了结对帮扶工作台帐,跟踪记录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并将帮扶情况作为党员干部年度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使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活动开展以来,共为困难群众解决小额贷款230万元,无偿提供资金、物资70余万元,初步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等群众生产生活中难题1200多个。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