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5日讯(王良武 记者高长利)东宁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以加快发展促就业,靠优势产业增岗位、多渠道增加就业,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新格局。
借助项目建设安置就业
鉴于外地到东宁投资企业不断增多的实际,东宁县鼓励客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通过提供便利条件等方式,加大与企业的融合,将本县下岗企业工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转移到招商引资项目上。年初以来,采取现场办公等形式加大工业园区续建项目推进力度,从而不断扩大就业渠道,有效拓宽就业空间。截至目前,已录用工人200人。同时,互贸区鞋城项目已有5家鞋厂签约,可吸纳500人就业;中俄一条街近日将投入运营,可吸纳150人就业。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就业
东宁县紧扣黑木耳产业发展这一重点,以“农村人均收入超万元”为目标,携手打造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产业集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该县提出“建设集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电子商务、物流、检测、生态观光园、配套服务于一体的黑木耳产业集群”的构想,目前,该项目已与雨润集团签署了建设协议,项目投资16亿元,预计11月竣工。今年,预计黑木耳生产规模将达到7亿袋,仅此一项可吸纳农民就业3万余人;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交易量达1.7亿斤,实现交易额33亿元,拉动就业5000余人。
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就业
东宁县通过跟踪问效、严格督查等方式,确保国家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共支付岗位补贴167万元,补办社会保险补贴758人(次)。在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时,就业局、信用联社等合署办公,减化贷款程序,发放148万元,使74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对就业再就业实施重点扶持,出台企业吸纳下岗职工给予30%以上的减免税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抢抓国家实施“走出去”和龙江对俄经贸战略升级契机,输出城镇劳务人员1187名,农村劳务1057人。
加强技能培训扶持就业
东宁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县就业部门注重发挥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功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开展“订单式”、“预约式”等实用型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后就业率。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培训1350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8%。
搭建平台牵引就业
就业局、工会、妇联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活动,搭建就业平台,为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及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多项服务。截至目前,免费发放“春风卡”等政策宣传资料3000份,采集用工信息1210条,组织招聘会3次,提供就业岗位670个,为355名农村劳动者提供了职业介绍,与75名城镇新失业人员签订了就业协议,使163名援助对象实现就业,32名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