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20个城市老火车站搬离市中心 哈站若搬迁畅行或可期
2009-05-14 11:16:2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芦伟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火车站

  东北网5月14日讯 10日,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忙碌一如往昔。20世纪初,哈尔滨最早的火车站建于此,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却是车流、人流混杂,异常的繁忙和杂乱。匆匆而过的人们也许顾不上看一眼旁边的哈站主楼,虽然这里记载着哈尔滨的历史。而“老态龙钟”的龙门大厦贵宾楼就更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这座在百年前建成的欧式建筑,曾是哈尔滨最豪华的饭店,如今被湮没在一片建筑中。

  这一天,大庆市新火车站的建设工程开始正式动工,一片新的商业中心将围绕着新车站迅速形成。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青岛、郑州、石家庄、长沙等20个城市的老火车站搬离了市中心,还有些城市火车站的改造工作将要启动。哈尔滨火车站站前的交通问题如何解决,未来的哈站该如何发展?搬迁新区,还是铁路入地……就此,记者分别采访了石家庄百年广场设计者、中国建筑科学院UAA设计所设计总监何增学和省政协委员冯洪滨。

  老站畅想:巨大空间可绘锦绣蓝图

  畅想一:一条景观带展示城市历史

  一座城市的百年历史将如何呈现?一座广场又将如何承载这座城市曾经走过的历史?10日,石家庄百年广场设计者、中国建筑科学院UAA设计所设计总监何增学对此进行了回答。

  何增学说,他曾经研究过东北地区沈阳站、哈站的位置、地点、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哈站与石家庄火车站在很多方面都有类似的地方。可以说哈站站前广场的规划建设,对哈尔滨而言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他说,中东铁路的修建,成就了哈尔滨的兴盛和发展,从这点上说,哈尔滨算得上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中东铁路修建至今已有百年,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火车文化渊源流长,如果老火车站搬迁,旧址留下的巨大空间规划应该承载起展现城市历史的重任。因此,他认为,火车站搬走后,在现有哈站地区广场的打造上,应该用一条景观带,展示哈尔滨在城市发展中不同时期的形象——轴线要从北向南贯穿,分为纪念广场、站前广场和新时代广场,以三个主题公园的形式见证哈尔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其中,以霁虹桥为代表的百年主题公园,代表着哈尔滨的昨天;以铁路博物馆(现火车站大楼)、站前广场为中心的新广场,代表着哈尔滨的今天;而南边(现沪士大厦一带)应该建成汇聚现代商务的金融商务公园,代表着繁荣、现代的哈尔滨的未来。


 

  畅想二:“金三角”提升城市魅力

  “站前广场被称为城市客厅,是展示城市面貌的地方。”省政协委员冯洪滨说。

  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周边地段,曾是最繁华的区域,但是目前混乱拥挤。冯洪滨说,哈站搬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改变才能适应。就目前而言,哈站设置一个出站口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且容易给站前地区交通带来压力,这就需要一个突破点,显然建立一个相对于站前广场的北广场是正道,至少能分散30%的旅客流。由于伊维尔教堂地处南岗、道里边界点,如果开辟北广场(北出口),该教堂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遥相呼应,作为见证哈尔滨百年沧桑的建筑精华,构成了城市景观中的“金三角”。

  他说,整治后的历史建筑及环境,与新兴建筑相比,其历史性及趣味性更加富有“磁力”,“金三角”的辐射效应,对提升城市形象魅力、吸引投资,催生城市发展的作用将十分巨大。2003年,在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规划中,就已有拟辟建以伊维尔教堂为主体景观的道里北广场的具体计划。

  畅想三:地铁和铁路接轨或许不是梦

  是否能考虑将搬迁后的哈尔滨火车站与地铁线连接,实现铁路、地铁、公交车、一般车辆的对接,发挥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回顾一下郑州火车站铁路和地铁是如何接轨的。

  据记者了解,将来郑州的地铁与河南城际铁路都将能顺畅换乘。郑州的1到6号地铁线,与开封、洛阳、新郑机场衔接已经有规划,还有部分线路还在陆续规划设计中。1号线和2号线与城际铁路衔接枢纽为郑州火车站和新郑州站,2020年,郑州市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一期工程,与城际铁路衔接枢纽为郑州火车站、新郑州站、郑州东站、铁炉站。

  冯洪滨告诉记者,不难看出,郑州市地铁与城际铁路之间的对接形成了一个循环交通网,地铁线将每个客运枢纽连接在了一起。其实,我们在关注建设地铁的同时,哈尔滨市并没有忽视快速公交系统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争取早日形成“交通一体化”。但我们的眼光要具有前瞻性,要规划走在前。

  目前,根据哈西客站项目规划,哈市地铁办组织设计单位完成了哈西客站地铁支线项目方案研究,提出了6个规划设计方案,初步确定按地铁4号线走向由医大二院站接入哈西客站,并向群力延伸的规划方案。该方案建设规模为8站7区间,约8公里,投资规模约40亿元,建成后乘客不出火车站就能乘上地铁,实现“零换乘”。既然地铁能与哈西客站实现换乘,我们就应该计划架构地铁与哈尔滨火车站铁路接轨的可行性报告。

  冯洪滨说,哈站如果能按照规划被打造成现代交通商务中心,中心城区最大的客运交通枢纽,同时加上即将发展的高档商务、休闲娱乐、物流等行业,城市住宅核心动力的交通和商业配套两大核心问题得到解决后,哈站板块的居住前景将无法不充满光明,并将拥有巨大的升值潜力。


 

  畅想四:原址兴建铁路博物馆

  现在的哈尔滨火车站搬迁后,将建成什么呢?答案是建成铁路博物馆和市民广场。“哈尔滨市因铁路而生,因此铁路文化对于哈尔滨而言意义非常重大。”何增学说,在火车站一带,有许多体现铁路历史文化的东西,比如霁虹桥,是为跨越铁路而建;在其不远处还有20世纪初建的老教堂。所以,现在的火车站搬迁后,哈尔滨应把握火车站改造的历史机遇,创建铁路博物馆。现在的候车厅、售票厅等都保持原样,同时保留一段铁轨,并在博物馆中展出不同时期的火车头、宽轨、窄轨等。博物馆包括机车车辆陈列厅、综合展厅和专题展厅三部分。陈列厅展示中国铁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机车车辆。综合展厅主要展示哈尔滨一百多年的铁路发展历史。专题展厅展出铁路及相关专业的专题展览,致力于推介铁路最新科技成果,宣传铁路跨越式发展,为当代铁路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整个博物馆内还将设置一条8米高的廊道,以便游览者从不同的视角来参观游览。通过铁路博物馆的建设,使市民能深入了解哈尔滨的历史,留住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历史记忆。

  同时,站前广场将被改造成市民广场,而它的主要功能是集散人流。在景观设计上,以大面积条状绿带,穿插到硬地广场中,延续景观绿色轴线。四条折线性的光带,由北至南,与东侧的铁路线遥相辉映。夜晚,四条光带生辉,隐喻穿越历史的时空轨道,结合火车车厢形态的景观亭,打造哈尔滨璀璨的城市夜景。

  新站展望:可考虑搬迁到会展中心一带

  省政协委员冯洪滨认为,参照全国其他城市,哈站的改造应该以搬迁为好。他分析,如果现有火车站大搬迁,将形成一次新的商业“革命”,对新站周围的经济发展和房价走向将产生巨大的震动。他认为,从哈尔滨这几年立足主城区,大力开发周边城区的做法来看,新区发展潜力大——未来的哈西客站将落户哈西新区,哈北站将落户松北区,从布局上看,会展中心一带既没有客运站也没有临近的火车站,如果哈站搬迁,会展中心长江路、南直路周边和化工路一带将是理想的选择。

  省社科院董鸿扬研究员则认为,哈尔滨东边有哈东站、三棵树客运站,西边将建哈西客站,北面也将建哈北站,而南面的哈南站是货站。从目前来看,南面缺乏一个综合客运枢纽,哈站搬迁应该重点考虑在南面建立新站。这样有利于带动公滨路、电碳路、化工路一带的发展,形成新商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