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9日讯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仪式今天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致辞并宣布工程开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主持开工仪式,省委书记吉炳轩、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等出席。
意义深远 填补石油供应缺口11时40分,工程开工仪式正式举行。王岐山副总理首先转达了温家宝总理对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开工的祝贺和对广大建设者的亲切慰问。王岐山说,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的开工建设,是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并直接推动的重大合作成果,是实施中俄关于修建中俄原油管道、长期原油贸易、贷款等一揽子合作项目协调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俄能源全面长期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开辟我国从陆路进口俄罗斯原油资源的通道,实现进口资源和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可以弥补东北地区原油产量的递减,及时有效地填补我国石油资源供应缺口。
十年努力 促成“贷款换石油”1996年,中俄两国领导人作出了加强油气战略合作、建设中俄原油管道的重大决策。经过十余年努力,终于在今年2月17日两国副总理级能源谈判代表第三次会晤期间,中俄双方达成了“贷款换石油”的共识。
根据中俄双方去年10月签署的框架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分别提供15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贷款。俄罗斯将在未来的20年内每年向中国输出1500万吨原油。
今年4月21日,中石油与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从斯科沃罗季诺至中俄边境原油管道的建设与运营合同,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分别签署了开展长期原油贸易的协议,标志着中俄原油管道项目由前期准备阶段转为正式建设阶段。
挑战施工极限 明年10月底投产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俄边境加林达计量站,穿越黑龙江后,到达漠河,然后从漠河首站经塔河、加格达奇等地,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止于大庆末站,管道全长103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
管道在俄方境内陆上长约63.4公里;横跨两国边境的黑龙江穿越段长1.15公里;管道在中国境内陆上全长965公里。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已于4月27日举行开工仪式。根据工程建设安排,2010年10月底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将具备投产条件。
据中石油负责人介绍,中俄原油管道(中国境内段)要通过大范围的冻土区、森林和湿地,施工难度相当大。中石油表示,要依靠技术创新,克服困难,努力把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建设成为一流工程,确保工程建成后安全平稳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