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0日讯 日前,黑龙江省新一轮医疗机构等级评审试点工作已经结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标志我省在落实新医改方案过程中,针对我省医疗资源实际情况,对区域卫生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工作已拉开帷幕。这项工程是我省医改事业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同时更关系到医改措施能否可持续发展。
合理规划卫生资源错位服务减少资源浪费
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省中心城市规模较大的综合大医院每天前来挂号、就医的人排起长龙。而一些县医院、社区医院却门可罗雀,无人光顾;一些医院走廊都要加床,做个CT检查都要排一个小时队,而一些医院几十万、几百万的设备却长期闲置。
这些现象折射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长期蔓延,也形成了医疗市场上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种现象造成有限的医疗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促成并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对此,黑龙江省医院院长李宝春深有感触,“目前我们医院每天要接待大量的头疼脑热的患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挂号排队、住院抢床的看病难现象。”
而区域卫生规划,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即通过区域卫生机构的等级、服务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实现卫生机构错位服务,减少资源浪费。据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王兆宏介绍:规划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什么病到什么机构就诊,什么机构提供什么服务的合理状态。
医院服务重心调整“一马拉车”变“四轮驱动”
据了解,由于多年形成的原因,目前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较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偏重医疗,轻视预防、保健、康复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机构的趋利心理,助长了某些腐败现象的发生、发展。
一些医疗机构在百姓眼里,只是能够看病、开药的地方,医院预防、保健、康复功能的萎缩,也造成了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这种现象的持续更加剧了百姓在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意识淡漠。
将要开始的我省区域卫生规划暨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就是要依据医院功能的不同任务、不同规模、不同的技术水平、设施条件、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将医院分为不同级别和等次,对不同级别和等次的医院实行标准有别、要求不同的标准化管理与目标管理,从而达到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整体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服务的目的。
负责此项工作的王兆宏介绍,以机构评审为载体,通过对医院一系列的管理约束,让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回归,是本次规划工作的重要目标。说具体点就是要求一些医疗机构,把单一的医疗服务,变成兼有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四项服务的医疗服务中心,减少趋利性,增加服务性。目前通过试点的四家医疗机构情况来看,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时间,但方向和决心不会改变。
构建连贯服务体系为生命“全程护航”
据了解,区域卫生规划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入我国的,我们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曾推广过。在区域卫生规划中,依托各级机构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协作的体制,健全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网络,为人的“从胚胎到死亡”的全过程,进行连贯系列的服务,是工作的最终目标。
据了解,我省和全国形势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医疗机构占据主体,而担负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机构结构上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出现一种现象,占据着大多数优势资源的医疗机构并不从事预防、保健、康复服务,而从事这方面服务的如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又由于自身条件欠缺而力不从心,进而造成社会预防、保健、康复服务意识的缺失。
同时由于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四大服务体系”相互分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全方位服务,反而造成群众对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不便。
据介绍,我省本次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特地在分级标准中规定了医院职能的扩充,将预防、保健、康复任务同医疗任务相结合,有力地加强了预防保健工作,就是要发挥一些有医疗机构特别是较大规模综合机构的资源优势,建立连贯服务体系,真正体现医改政府主导和回归公益性的目标。
据王兆宏介绍,本次规划工作涉及我省900多个医疗机构,工作量相当大,但作为“医改行程的轨道建设”工作,管理部门将花大气力为百姓做好这项工作。
相关链接:
新闻背景:目前,医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而被誉为“医改行程轨道建设”的区域卫生规划工作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怎样根据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要分析现有卫生资源的状况及利用,找出供求间的矛盾、调整布局制定规划。同时通过规划,把医院工作重点从医疗扩大到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综合服务,健全预防医疗保健网,明确各级机构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协作的体制,为属地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适宜的卫生服务,也成了医改的关键所在。
区域卫生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主要的卫生问题等,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的目标、任务、模式、规模和速度,制定卫生事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规划。以期合理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善和提高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实现区域卫生合理规划,最主要的手段是实施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即根据现代医学科学管理理论,依据医院功能的不同能级、不同任务、不同规模、不同的技术水平、设施条件、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将医院分为不同级别和等次,对不同级别和等次的医院实行标准有别、要求不同的标准化管理与目标管理,从而达到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整体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