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寻访东北亚丝路授旗仪式在报业大厦举行,《新晚报》、东北网、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
![]() |
采风组走出黑龙江省,进入吉林省 |
东北网5月20日讯(记者 张晓军 刘丹) 由《新晚报》、东北网、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的“寻访东北亚丝路”活动,于5月20日正式开始。
20日上午,主办单位在报业大厦前举行了发车、授旗仪式,《新晚报》、东北网、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代表参加这个仪式。随后,采风组溯风而上,开始了“寻访东北亚丝路”的征途。
据活动组织方介绍,此次行动旨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为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边疆文化大省作出具体贡献,采风组将沿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依循东北亚丝路采风。
![]() |
《新晚报》、东北网记者采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清史研究室研究员杨旸 |
![]() |
采风组记者采集杨旸收藏品 |
今天,采风组途径吉林省长春市,采访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清史研究室研究员杨旸。杨旸热情地接待了采风组成员,详尽地介绍了他本人对“东北亚丝路”研究的成果。依据杨旸的介绍,这条纵贯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东北亚丝路早在唐代就已存在,并在明朝时正式成为一条丝路。杨旸认为本次由黑龙江媒体,科研单位联合发起的寻访、采风活动“功德无量”。
依据杨旸的建议,采风组临时更改路线,于傍晚时到达辽宁省开源,这里曾是著名的“丝关”。
20日,采风组行车里程超过500公里。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