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1日讯 5月份以来,“龙江产粮第一县”肇东市持续多日无有效降水, 115万亩农作物受旱。肇东市委、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全市23万人参加抗旱,截止目前已浇灌各种作物面积50万亩。
大旱面前不惧旱
肇东市属于黑龙江省西南干旱地区,十年九春旱。肇东市农委主任闫德久说,“肇东的抗旱工作经验丰富,农民有传统,干部有共识,措施上有准备。”基于干部群众这一认识基础,增强抗旱主动性,肇东市因势利导,大力倡导浇与不浇不一样、早浇晚浇不一样、浇多浇少不一样,以形势分析、算帐对比、全民发动为内容,全市先后召开了抗旱动员会、现场推进会和部门协调会,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全面部署,逐一落实,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抗大旱、保全苗的行动上来。形成了主动抗旱、抢早抗旱,旱情不除、抗旱不止的强烈共识。市委书记张锡才、市长张亚忠先后多次深入到旱情较严重的宣化乡、五里明镇、太平乡等10多个乡镇进行调研,部署抗旱工作。
多元投入是保障
为保障抗旱物资需求,肇东市采取市、乡、村、民四级联动,全面加大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共投入抗旱资金4310万元,新打抗旱水源井260眼,维修抗旱设备3180台套,新购置节水设备1130台套,架线53公里,新增变压器157台,水泵648台,小白龙20万延长米。仅五里明镇在抗旱期间就新打机电井66眼,新上喷灌机组14套,架电18公里。由于投入加大,基本满足了抗旱需求,为抗大旱、抗长旱,夺取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互助联合体让农民心里有底
向阳乡农民孙家财今年种植了30亩玉米,连日的干旱让老孙一筹莫展,去年刚打一眼机电井的党员张万庭看到这种情况后,与老孙结成帮扶对子,共用一个井取水,费用全免。通过组织农户采取有机户与无机户、有车户与无车户、有井户与无井户、富裕户与贫困户结对子的形式,肇东市干旱耕地浇灌面积正在逐步扩大。目前,肇东市已结成抗旱包扶对子450多个。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包村、包屯、包户、包水源、包地块,全天候深入田间地头,靠前指挥,全面做好物资下摆、水电调度、人车调配等项工作,及时排查和解决抗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从涉农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五个抗旱督办组,深入乡村地块进行全程督办检查,将各乡村抗旱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在全市一天一通报,保障了全市抗旱工作顺畅高效进行。
众志成城战“旱魔”
为加快抗旱速度,扩大抗旱面积,保证抗旱质量,突出抗旱效果,肇东市采取车拉人浇、机井灌溉,浇灌结合的办法,全面实行隔垄沟灌、喷灌、滴灌、管输灌、注水灌等综合手段,做到水利设施连轴转、抗旱人员轮班干,全面掀起了抗旱热潮,以全市6700眼机电井为主导,农户饮水井为补充,大小井全部合闸出水,利用一切现有水利设施,开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供水设备,合力投入到抗旱中来,日浇灌面积15万亩以上,高峰期日出动人员23万人,车辆11万台套。同时,市农委、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电业、石油、水利、农机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旱为令,对控制物价水价、物资供应、质量监督、技术指导等方面全程检查、指导和服务,使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