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平安东宁”建设扎实推进 群众治安满意率达94.6%
2009-06-02 14:14:0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良武 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宁街景
东宁口岸

  东北网6月2日讯 (王良武 记者 高长利) 自开展“平安东宁”创建活动以来,东宁县立足区位特色,不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2005年首批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全县六个镇和城区全部进入市级“平安镇(街道)”行列,平安村、社区、单位达标率分别达到98%、100%、95%。“平安东宁”建设极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连续4年居全省各县(市)前十位。

  推行“三抓”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在“平安东宁”创建活动中,东宁县注重抓好各级调访中心建设,各类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以及县局共建工作。在县、镇设立调访中心,健全工作机制,提高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几年来,各级调访中心调处各类疑难纠纷265件,引导诉讼36件。每月自下而上进行拉网式矛盾排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对排查出的突出矛盾建立台帐,实行领导包案,明确责任单位、化解时限。

  在县局合作上,东宁县与绥阳林业局围绕林地承包、退耕还林等易引发矛盾的焦点问题,定期入村进场开展排查,互建台帐、及时通报、会商研究。近几年双方共同预防各类矛盾纠纷162起,化解林农矛盾122起,矛盾调处面达到100%,调处成功率达到100%。东宁县局合作的经验被省综治办转发推广。


 

  推行“三联”机制,构建联职联责的管理平台

  警民联手,加强边境地区管理。东宁县组织边防大队、公安边防派出所等单位与居民联手,采取措施预防涉外案件发生。同时,强化边境沿线村屯管理,杜绝越境事件16起,有效维护了边境安全和稳定。

  部门联动,加强重点人口管理。该县通过整合公安、外事、口岸等部门力量,严格边境外来人口管理,建立外来人口管理站14个,配备协管员39人,登记外来人口1.8万人,登记暂住外国人46名,遣返非法入境人员31名。

  行业联管,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东宁县公安、教育等部门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治理,规范了28个校园警务室,加大对生产使用涉爆、涉毒等高危物品各环节的管理力度。共收缴炸药210公斤、雷管40枚、剧毒物品2公斤。加强交通管理,重点整治超员、超速行为,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无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推行“三结合”机制,健全完善打防控体系

  内外结合,严打境内外犯罪活动。通过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命案侦破力度。与俄滨海边区警方建立定期会晤制度,沟通协作,联手办案,严厉打击出境人员内外勾结、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1119起,打掉境内外各类犯罪团伙33个。

  点面结合,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东宁县对开放区域实行严防严治,增建口岸派出所1个、警务室4个,配备专兼职治安员116人,通过警力前移,口岸镇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年均分别下降20%以上。此外,深入开展平安口岸、平安大道、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的创建活动,创建达标面均达到90%以上。

  人物技防结合,构筑严密防控网络。东宁县深化平安建设,实施属地公安边防派出所与县公安局业务大队共同出警包驻村(社区),一线警力达到85%以上。编织城镇辐射农村、大村带小村的治安联防网络,实施治安防范承包,组建城镇、农村专职治安联防队46支、“十户双联”组3000余个、治安信息员600余人。投入1800多万元,在金融部门、居民区等重点部位安装了136个探头,24小时电子监控;建立了水源地、煤气站、爆炸物品库房和金融部门与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联网的报警系统,确保了重点部位的绝对安全。

  通过广泛宣传,扩大舆论影响,“平安东宁”建设活动知晓率和参与率分别达90%以上,创安覆盖面达97%,人民群众对治安满意率由2004年的86.3%提高到94.6%。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