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松花江禁渔期成捕捞场 江边遍布渔网捕获江鱼个个带子
2009-06-05 07:43:5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5日讯 从5月25日至7月10日,松花江哈尔滨段禁止一切捕捞作业。可连日来,记者不断接到市民举报,仍有人在松花江江岔或偏远水域下网捕鱼,且多在半夜到清晨时作业。记者根据线索,从3日17时至4日6时,对松花江部分水域进行暗访,捕捉到打渔人傍晚下网、深夜捕鱼、清晨贩卖的整个过程。

  1.下网,捕鱼占地起争执

  3日17时许,记者来到江北滨洲铁路桥下水域,在桥下几十米宽的江岔入口,两个中年男子正划着舢板在水中撒网。二人将船划到桥下的浮漂处,一名男子将船头堆放的“绝户网”———地笼一端系在浮漂上,另一名男子慢慢将船划远,地笼被顺势放入江中,当小船划出大约50米后,船上的数个地笼才全部没入江中。

  17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滨洲铁路桥一公里处的“西木桥”,正有数名捕鱼人因彼此间的渔网太近,在桥头争执。记者看到,他们将渔网的一端绑在桥栏杆上,把渔网从桥上顺入江中,再由水流将渔网展开、拉直。

  记者粗略计算,从江岔口到“西木桥”,一公里左右的江岔被打鱼人分成数段下网,仅20多米长的“西木桥”栏杆上,就系着八个长约50米的地笼。

  2.收网,乘黑夜偷捕幼鱼

  4日2时30分,记者距岸边30米外的高岗上看到,陆续有人带着水桶、圆盆来到江岔边,几伙人登上岸边舢板向中心驶去。

  2时50分,一阵马达声传来,记者寻声追踪看到,一艘机动船顺着江岔驶入松花江主航道,往上游方向驶去。

  3时10许,捕鱼人陆续开始收网,一条条几寸长的小鱼被拉出水面。记者此时才发现,江中布网的数量,远远超过记者昨日目测的数量:在水面上随处可见、看似塑料垃圾的漂浮物,下面都悬挂着一张张大网。

  3时30分,江边路人渐多,记者装扮成晨练者,跟两名靠岸的打鱼人攀谈,他们此前已划船收起了六网幼鱼。一名身穿蓝色运动服的女子两手提着一个装满小鱼的编织袋,一个劲地摇头说,昨夜的强风、大雨影响了“收成”。

  据同船另一名男子介绍,目前江上风声正紧,去主航道捕鱼风险太大,很多人都被憋回江岔内用小网捕鱼;即使如此,怕有管理者来抓,捕鱼也会在4点前结束;只有开机动船的人,才敢趁深夜去主航道捕鱼,一般也是速去速回。据二人讲,半月内江岔内小鱼的数量已明显减少。

  3时40分,那艘去主航道捕鱼的机动船驶回江岔,船上放着两个大桶,一路上不时有“同行”询问其收获怎样。

  3.变卖,市场兜售“带卵鱼”

  4日5时许,记者在江北船厂社区市场上看到,多名捕鱼人已在地上摆开了鱼摊儿。他们按照捕获鱼的大小分成几份,十多厘米长的鲫鱼卖到10元一斤,一指多长的“小白鱼”也能买5元一斤。鱼贩们不时蹲下身用手摆弄地上的鱼,一边冲着周边路人嚷嚷:“打上的江鱼个个带子!”记者看到,有很多人围住一处鱼摊。原来,该摊主正在贩卖从松花江主航道上打回的“噶呀子”,除此之外,该摊主人还打上一条“大鲤鱼”,围观的市民正在对这条大鱼品头论足。最后,这条鱼以60元一斤、200余元的价格卖掉。

  据一位市场摊主讲,一个月前,卖鱼的人远比现在多,捕到鱼的种类也比现在丰富;随着抓到的鱼越来越少,鱼价也一路飙升。据介绍,清晨,很多市民从江南走江桥赶到该市场买鱼。

  昨日下午,记者向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反映了这一情况,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将迅速组织人力,前往该水域进行查处。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