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变脸”兄弟潜逃11年归案 户口身份证全改头换面
2009-06-11 15:13:32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王志 程洪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0日讯 11年前,曲氏兄弟与人发生争执后持刀致对方死亡。此后,他们由家人带领“狡兔三窟”,并在异地公安机关取得了新的合法户口、合法身份证件,由逃犯“张三”变为没有污点的市民“李四”,从此改头换面,逃避警方追捕———

  5月26日12时40分,安徽省合肥市某高档小区门前,一辆轿车刚驶出小区大门,立即被堵住去路,驾车男子弃车而逃,身着便衣的侦察员紧追其后,双方“赛跑”了约一公里路程后,男子跑进一个封闭的菜市场内被抓。与此同时,上海浦东新区的某小区住宅内,一名男子在房间内被突如其来的民警抓获。

  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副局长、建华分局局长董增伟随后接到了抓捕小组打来的告捷电话。至此,11年前发生在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地区的一起命案告破,嫌疑人曲氏兄弟被抓获归案。

回放:十一年前的血案

  1998年7月20日20时,在齐市卜奎地区某饭店就餐的王某传呼机响了,他来到饭店旁边的公用电话亭回电话。此时,一个男青年正在电话亭打电话。王某等了一会儿,还不见男青年放下电话,两人发生口角继而厮打在一起。“你等着,我找人去。”41岁的王某转身走了。男青年姓曲,21岁,也在电话亭附近的饭店吃饭。回到饭店后,他对同来的弟弟及朋友许某等人讲述了经过。

  “来人咋整?”想到这儿,曲某觉得有点防备才行,于是到饭店后厨取了两把刀。

  果然,不一会儿,王某领着几人气势汹汹地来到曲某用餐的饭店。“人都走了。”饭店老板见势不妙,忙打“马虎眼”,为防止出事,他让曲某等人从饭店后门溜走。曲某等人走到后门时,正巧遇到王某等人。于是,双方一场混战。

  接到报警后,建华公安分局民警赶到现场时,王某已成“血葫芦”,身上被砍30多刀,被送往医院后因失血过多死亡。

  现场目击者描述:“他们拿刀,就像剁鸡食似地把他剁死了……”

抓捕:罪嫌相继落网

  案件发生后,嫌疑人曲氏兄弟及许某在逃。2005年,许某来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主要犯罪嫌疑人曲氏兄弟连同家人一起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了。

  建华警方了解到,曲某1977年出生,曲某的弟弟1979年出生,户籍所在地为泰来县。曲某的父母离异,母亲于某在齐市永青市场卖服装。两个儿子“犯事”后,于某变卖摊床,一夜之间,曲氏兄弟及其父母、姐妹都无影无踪。

  11年间,侦查员从未放弃对曲氏兄弟的抓捕工作。从去年开始,侦查员在市公安局副局长、建华分局局长董增伟的带领下,重新梳理案件,分析制定了整套工作计划。在副局长汪伟邦、刑警大队教导员崔岭的指挥部署下,侦查员终于发现了新的线索。通过对曲氏兄弟的亲属关系及社会关系的摸排走访,侦查员了解到曲氏兄弟的母亲、姐姐在青岛居住。

  今年5月20日,侦查员顺藤摸瓜,通过暗访,掌握了曲某藏匿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高档小区,同时锁定曲某的弟弟藏匿在上海市。

  5月23日,建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重案中队中队长段树峰带领侦查员赶往上海,专案中队中队长李建华带领侦查员赶往合肥。5月26日中午,驾车正准备外逃的曲某被擒,随后,曲某的弟弟在上海被抓获。

悬念:“空中飞人”

  曲氏兄弟砍人后,只知对方受伤严重,并不知对方已经死亡。曲某的父母为了减轻儿子的精神负担,隐瞒了被害人死亡的实情。曲某的父亲老家在吉林省白城市,曲氏兄弟“犯事”后藏匿在白城市,其父在当地通过关系为两个儿子办理了新的户口、身份证件,兄弟俩改为母姓,哥哥名“于波”,弟弟为“于洋”。他们先是跟着母亲于某去青岛做生意。2005年,“于波”为了安全起见,将户口迁入安徽省合肥市,在当地买房成家立业,做外贸生意,“于洋”则在上海打工。

  曲某被抓获后,在押解途中,称自己在逃亡的11年中天天噩梦缠身,每日精神高度紧张,处在崩溃边缘,已经“憋”出心脏病。只要看到警察、警车出现就发抖。而曲某的弟弟事发时仅19岁,他称“在外地谁都不敢惹,有理也不敢辩解。”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曲氏兄弟在泰来县的户口依旧存在,从未迁出过,但是他们却在异地拥有了新的户口、身份证件,名字改了,岁数改了,籍贯改了,以至于成功逃避了警方的抓捕。当初为他们办理新身份的父亲已经去世,曲氏兄弟是如何成为“空中飞人”的?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