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松雷中学理、化教师:最后阶段要查缺补漏回归教材
2009-06-13 17:58:18 来源:东北网  作者:朱丹钰 杨尚峰 亓雪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3日讯 (记者 朱丹钰 杨尚峰 亓雪梅) 距离哈尔滨市2009年中考还有十几天的时间,针对最后的阶段考生在理、化学科的复习方面还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哈尔滨松雷中学初中物理组组长赵永波,化学老师鲁白琢对此做出了解答。

  两位老师认为,进入备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考生需要有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即将历次考试中出现问题的根源找到,在距离考试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再回归到教材,把知识点再重新梳理一次,防止知识死角的出现。中考是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的考试,一些偏、难、怪题考生不宜在现阶段再做,中考中是不会出现这类题型的。

  鲁白琢老师说,化学学科的试题在今年中考中变化会较大,会在以往一些基本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既贴近实际又特别关注时事的题目,比如选择题的第一题会在诸如大冬会、地铁建设等本地时事中从化学的角度去提问,因此考生平时需要多关注时事和一些新闻信息,结合化学的知识去准备。

  赵永波老师认为,物理试题填空中的说理题,实验设计题和计算题常常会拉开学生的分数。尤其在说理题中,考生审题一定要仔细,了解出题人所考察的知识点,用相关的知识去解答,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审题不准,运用错误的知识点做答将造成答题的失误。实验题考察的内容较多,诸如实验的目的、过程、操作、设计、验证等等。拉开考生差距主要在操作过程,考生往往不重视这一部分,造成丢分。

  两位老师建议,考生在进入考场后的前几分钟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试卷发下后不要着急做答,要做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自己写下的答案全都是正确的,这样进入状态后就会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因为理、化是一张试卷,考生可以按平时的习惯,先做自己的强势学科,把能够得分的先拿到,这样有利于自己自信心的建立。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