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李佳明写北京高考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第一次为这首歌流泪,是在2006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音乐来自我的朋友许林给我留下的一个MP3,里面有7首中文歌和4段我们四川老乡李伯清的方言评书。许林说这11首内容陪伴他在美国的8年生活,他也是四川人。在教我如何办完银行、手机等一系列生活手续后,他回国了,留下了MP3,留下了《隐形的翅膀》,他说:听听吧,你一定会哭……
隐形的翅膀是一种叛逆。要不,为什么此时的我一个人会呆在美国?为什么在别人认为我事业发展不错的时候要出国学习?为什么31岁的人还要重回校园?尽管我怀揣着一大堆支持自己的理由,但是一个小小的刺激就会引爆我心中的孤独、彷徨和无助的感觉。就如同此时,在安静的图书馆里,耳机里传来张韶涵那种柔弱但不服输的嗓音,它会让每一个微笑的叛逆者,在角落里偷偷留下眼泪。
隐形的翅膀是一种顽固。我叛逆所以我顽固,我顽固所以我坚持,但坚持的人不一定坚强。不要跟我讲“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我在22岁时就放出“豪言”:我宁愿被打死,也不愿被蒙死。10年后,我侥幸余生,可确实满头血迹,满身伤痕。不过我还会笑,因为我知道我所要的。
隐形的翅膀是青春。老人没翅膀,但有拐杖。所以他们比我们稳,不用担心会有从空中掉下来的危险。也许我们会得意,我飞的高,所以看到的景色比别人精彩。拉倒吧,我们现在看到的风景,老人们早就经历和体验过了,谁没青春过?
收起隐形的翅膀,变成有形的选择,我开始想象拐杖带给我的踏实感和安全感。妈说,你34岁才明白什么是脚踏实地,太晚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曾经飞过,飞在天空上,当我有一天手持拐杖,仰望天空时,我依然会笑,天空中有我彩色的青春。
70后作家陈家桥写安徽高考作文:“弯道超越”之感悟
人们都喜欢走直路,至少当直路就在眼前的时候,没有人会绕开它去走那弯路。但问题是,在人生的路上,有时直路并不就在眼前,倒是弯路随时都有。差不多的情况是,世上总有弯路,只要没有直路可走,那么可以选择的就是弯路。弯路广泛存在,几乎成了一种常识,所以讨厌弯路不仅不现实,而且没有任何意义。生活让我们做的,无非就是走上它,到那具体的路上去。可以说,这就是常识中的生活了。弯路上果真可以超越吗?
我有一位姨父,他是山里人,他以前每次从山里往原上来,必走那崎岖曲折的山路。那路不仅要从山脊边穿行,还要从夹缝里开道。姨父出山往原上来,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他每次走这山路,当然没能超越别人,因为没有人可以超越,大多数时都是孤身一人,唯一可以超越的便是他自己。
后来,他快到原上的路,有几华里是修了公路的,也就是所谓的直路,但他仍然走老路。之所以不走直路,他自己的说法是直路上铺了沙石,看起来好走,人是舒服,却伤鞋,不如弯路轻便。
大姨父这弯路走了很多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去世了。他是个老实人,我总在回忆二十年前我见他时的样子,我知道他是走了一辈子弯路的,并非不喜欢直路,而是只有弯路可走。
我们每个人都相同,比如相对于用手写信而言,今天的电子邮件是更加的直路,但我想写信还是有写信的好处,手写汉字或许并不比打字更加的复杂,更复杂的可能在于我们都被现代化了,都被速度推着往前了,越来越快,快要不认识自己了。有人说,在弯路上,可能有机遇去超越别人,然而事实上,人最难超越的恰恰是自己,不仅仅是当前的自己,还有曾经的自己。对于弯路,我很留恋。对于这个世界,只要弯路还存在,我都觉得喜欢的人还是去走上它,如果一定要找一点儿复杂的话,那还是问问自己,我该怎么走好它呢?
评论人盛大林写河南高考作文:“试”一下还是可以的
因为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儿被抓住,动物管理局把它送进了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和小龟。小狗和小龟都学会了,小兔子却怎么也学不会。对动物管理局的培训行为,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都提出了批评。青蛙说,“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仙鹤则认为:“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应该说青蛙和仙鹤的批评或质疑都是有道理的。但动物管理局的做法就没有一点儿道理吗?也不是的。我听说火星人教育孩子最爱说的一个词是“Try”,用地球人中国话说就是“试试”——不“试”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试”一下则可能打开一扇成功之门!
青蛙可能要说了,兔子根本就不可能学会游泳,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试”呢?可是,在没有“试”之前,你怎么知道不可能呢?还没培训的时候,可能也有人认为小狗、小龟不可能学会游泳,但它们却都学会了。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鸭子也不敢游泳,就是因为一只老虎追了过来,它不得不跳下了河,没想到在挣扎之中学会了游泳。别的鸭子看到同类会游泳,也都纷纷试水,于是大家都会游泳了。
当然,“试”也应该适可而止。如果“试”了,确实不行,那绝不能“赶鸭子上架”。“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教练野鸭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动物界的现实表明,会不会游泳与腿的多少并没有关系,而汗水也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因此,如何评价动物管理局的行为,关键要看培训的“度”如何把握……其实,还有很多技能,小兔子都不妨试一下,比如试试能不能像仙鹤那样飞起来——如果能在这些方面都全面发展,它就不怕什么豺狼虎豹了。
80后作家张一一写河南高考作文:兔子要不要学游泳
读完上面这则寓言,大伙儿都不免会心一笑。寓言中的“动物管理局”,好比是现实生活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可怜天下父母;“培训班教练野鸭”一般代指“很负责任”的辛勤园丁,亦可指现今各种名目繁多“特长班”的教员;只是苦了那些无辜的“小兔子”和“小松鼠”,它们被迫在家长以“美好”的名义和愿景下,违心地做着他们根本不喜欢做、也无力做好的那些事情。
……
就因为兔子“险被抓”的这一特殊情况,“动物管理局”杞人忧天因噎废食,动员所有小动物“全面发展”,举措之一就是将小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一起送进“游泳培训班”,当然,也会有一些小动物学得很好,譬如小狗、小龟,但要让小兔子和小松鼠也学好游泳,无异于叫张飞绣花,这不是扯蛋吗?这不由让我联想到10年前的高考,张一一先生当年的语文、数学都呱呱叫,政治觉悟和历史知识也还不赖,就是英语分明少了一根什么筋。我用90%以上的时间专攻英语,甚至语文课、数学课都用来记英语单词,20多年的全国高考题、上海高考题、北京模拟题、黄冈模拟题做了几百套,平时也能纸上谈兵头头是道,但一到考试就晕菜,再怎么努力也就是在60分左右徘徊,不折不扣是“抹不上墙的烂牛屎”,我当时也想把英语学好啊,可就是学不好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想小兔子和小松鼠是知晓我的。
……
著名作家叶永烈写上海高考作文:贵在独创
我从小喜欢集邮。我看见邮票,就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到我的集邮本上。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人。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他去查阅资料,去请教历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惟一的“帽子邮票专家”。他异彩耀人,一举荣获“中华全国邮票展览”银质奖!刘超出奇制胜,给了收藏迷们以深刻的启示,不要忙忙碌碌于收与藏,还要善于思索,善于创新,善于想出新点子。
从刘超的“帽子”邮票,我联想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会拉小提琴的人不计其数,会哼越剧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青年作曲家何占豪把越剧跟小提琴结合起来,创一代之新,一炮打响,一举成功。
当时,何占豪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还未学过作曲。他从小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中长大,熟悉越剧。他的思想上没有什么框框,大胆把越剧与小提琴结合起来,与同学陈钢一起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这在一般的作曲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祝》之所以会蜚声中外乐坛,就在于它一新耳目,别具风格。何占豪说:“我的创作,大的风格必须是中国的,小的风格必须是我何占豪个人的。”这句话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
其实,就京剧来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各自成为一大流派,成功的缘由同样是“独创”两个字。在众多的画家中,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也是由于富有独创精神,自成一家,各树一帜。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种因循守旧的人,就像老是围着碾子打转转一样,永远不能走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别人所没有创造的东西。正因为这样,作为作家,我一直把这样的格言奉为创作原则: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我要努力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作品。只有敢于创一代之新,才能跨入成功之门。
哦,独创可贵,贵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