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16时,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哈洽会场馆布展完毕。
东北网6月15日讯 14日上午,作为哈洽会期间举办的国际间高层经贸发展与合作论坛——第二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等国的百余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跨国企业家,将以推进黑龙江省对俄、对日、对韩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对蒙经贸合作,寻求各方共赢为主题展开交流合作。
在开幕式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程幼东在致辞中表示,将最大限度地发挥黑龙江省所拥有的诸多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扩大东北亚区域合作,是黑龙江省面临的战略抉择和迫切任务。
程幼东副省长说,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中心腹地,地处中国对俄、日、韩等国开放的前沿和中心区域,是中国的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森林大省和沿边开放大省,也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黑龙江省发展潜力巨大,在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具有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和产业互补优势。未来几年,我省将全力打造“五个区”。
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
五年内黑龙江省将投资2000亿元进行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路等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其中,前三年内投资公路建设1000亿元,投资铁路建设600亿元,哈齐、哈佳、哈牡城际高速铁路建成后火车运行速度将由100公里/小时提高至300公里/小时,省内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将覆盖大部分地区。截至目前,同江和抚远之间、牡丹江通往丹东的部分铁路已经完工,同江中俄界江大桥建设已经开工,未来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还将建设几座跨越界江大桥,正在加紧建设抚远、伊春、大庆、加格达奇等若干机场,这将为黑龙江省发展贸易大通道、建设出口大基地和旅游开发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面向东北亚沿边开放贸易区
抓住中央政府批准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建设中国第六个综合保税区的重大机遇,重点推动绥芬河、黑河现有的互市贸易区逐步向自由贸易区转变的试点。妥善规划,尽早启动黑瞎子岛互市贸易区,在绥芬河市形成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功能于一身,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于一体的沿边口岸开放的新亮点。要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相关国家参与下,早日实现类似东盟10国在2005年达成的协议乃至2010年区域内零关税的目标,加快启动东北亚区域的自由贸易区进程。
对东北亚国家出口产品加工区
通过加快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哈牡绥东对俄出口产品加工区,形成以农产品、轻工产品、家具建材、机电产品等为主导的出口外向型产业布局。尤其要发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和产品质量居全国第一的优势,针对东北亚国家市场空间大、消费能力强等特点,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中国一流、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有机食品出口加工基地。实施南联北开战略,吸引中国内地企业,共同参与木材、建材、食品加工大基地的建设,面向东北亚国家出口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和具有本地特色、高附加值及国际竞争力的系列产品。将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构建出口加工区,扶持出口企业,同时吸引南方发达省份的资金和技术进入黑龙江省。
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速区
至2011年底,三年内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这一投资规模,超过黑龙江省过去20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在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地方投资中也是较大的。利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后发和集中优势,将重点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等“八大经济区”,力求使经济增长在2009年实现11%的目标,GDP超过9000亿元,并在今后几年保持更高的增长幅度,在未来三至五年经济规模保持不低于10%增速的前提下,使黑龙江省GDP总量由现在的约1200亿美元,到2010年突破1400亿美元,五年内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相当于世界各国GDP排序前50名的位次。
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
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我省将集中建设“哈尔滨冰城夏都旅游区”、“五大连池旅游度假区”、“神州北极旅游度假区”、“镜泊湖渤海国旅游集合区”、“扎龙自然保护区”等具有国际性、区域性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龙头旅游景区,利用天然氧吧、冬季冰雪、神奇火山、夏日清凉等优势特色旅游产品,为各国朋友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也希望东北亚各国实行更加开放的旅游政策,使区域内的旅游线路更便捷、价格更低廉、服务更周到,形成东北亚一体化的旅游经济圈,以此带动东北亚形成区域合作的发展圈、多边经济的贸易圈和高新科技的合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