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河市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在哈洽会上的联合展位——中俄双子城 东北网记者刘仲实摄 |
东北网6月15日讯 (记者 毕晓红 刘仲实 李红阳 张晓军 杨尚峰) 15日,第20届哈洽会隆重开幕。黑河市市长张宪军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市长米古利亚•亚历山大•安纳托利耶维奇。做客东北网哈洽会展位,接受了东北网的独家网络视频访谈。以下是访谈概要。
记者:这里是哈洽会现场。我们有幸请到了黑河市的张宪军市长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市长米古利亚•亚历山大•安纳托利耶维奇。你们好,欢迎二位接受我们的采访。张市长,请问黑河市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已经合作多长时间了?
张宪军:从1982年开始,自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我们的合作内容就不断地增加,从贸易扩展到其他领域,算起来已经有近30年的合作历史了。
记者:在这30年里,都在哪些领域有合作?
张宪军:黑河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与俄罗斯城市相对的城市,(与布市)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距离最近的两个城市。利用地理优势,双方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人民之间也很友好,我与米古利亚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在经贸方面,我们去年对俄贸易额达14亿美元。另一方面,联合农业开发、木材采伐方面也有合作,另外社会事业方面也有合作。例如:“六•一”儿童节,我们会举办活动,每逢“三八”妇女节我们互派代表团开展活动,残疾人方面也互派代表团搞活动;在科技上也有交流,例如,聘请俄罗斯老师讲课,中学、大学都有,同时,医疗、农业方面,如引进良种、交流农业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密切。
记者:米古利亚先生,您是第一次参加哈洽会吗?
米古利亚:不是第一次,这大概是我第五次参加哈洽会了。让我更高兴的是,最近几年我们同黑河市一同参展,所以是双倍的高兴。展览会总是为寻找合作伙伴带来重要的机会。
记者:您认为此次展会与以往有何不同?
米古利亚:我已经连续来了五次,哈洽会越办越大,很不一般,让人吃惊。之后,有了这样大型的场馆和酒店,参展人数逐年增加。还有各种规格的圆桌会议和论坛。今天是哈洽会20周年,成果就是贸易额不断增加。
记者:刚才米古利亚先生讲了此次哈洽会的巨大变化,黑河和布市是双子城,多年来一直密切合作,大家对“双子城”的叫法觉得很有意思,您能介绍一下“双子城”的含义吗?
张宪军:我们两个城市都认可这个称谓。人常说“姊妹城”,俄语译成“两个城市”,是说两个城市像姊妹一样,所以叫“双子城”,像亲兄弟,因为我们一江相望,一条江把我们联在一起,在各方面尤如一个城市,相互交流、相互交往,布市去年来黑河的人数就超过100万,每年黑河也有大量的人去布市,两个城市水乳交融,融合在一起。经济发展上都需要对方,共同繁荣。
记者:金融危机对黑河与布市之间的合作有何影响?
米古利亚:像全球一样,也出现了失业率升高,也有问题。但是危机让我们“双子城”重新审视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友谊更加牢固了,我们还将延续我们的作法。我非常高兴,把黑河市长当作朋友。今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全新的活动,这给两个城市的居民带来很大益处。危机对我们的城市影响较小,我认为,我们有应对危机的潜力。我们两个城市的人民互相友爱。不论在哪个城市,都感觉像在家一样。
记者:张宪军,贵市参加本次哈洽会,与布市是否有具体签约?
张宪军:日常合作都有签约,会上没有签约活动。我们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形式联合推进我们两个城市,展位都与其他的不同,冠名为“双子城”。两个城市共同展出,一面是黑河的内容,一面是布市的内容,我们一直将两个城市作为姊妹城来打造,此次主要是宣传、推介我们城市,让大家对我们有更多的了解,有更多的合作和旅游人员为城市造势。
记者:目前来讲,你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张宪军:哈洽会作为黑龙江的品牌会议,人流多,影响大,我想,通过这个媒介,我们能达到这个目的。
记者:您作为哈洽会的常客,您对哈洽会的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米古利亚:我想说的是,今天是哈洽会20周年,今后将会有40周年60周年以至100周年,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会应该是有生命的,是建立在高水平之上的,这里总能吸引更多的客人,为我们提供持续发展的合作和友谊,还有经济联系。所以祝哈洽会越来越好。
记者:谢谢二位接受我们的采访,衷心祝愿你们的“双子城”展位在此次哈洽会上取得成功!
米古利亚:我相信,会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