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谊县县长高喜文接受东北网专访现场。东北网记者孙晓锐摄 |
东北网6月16日讯(记者高长利杨尚峰李洪阳)6月15日,哈洽会开幕第一天,双鸭山友谊县就与8家企业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及协议,总金额达29.6亿元,这是该县自参加哈洽会以来签约额最多的一届。县长高喜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友谊县资源、文化底蕴丰富,借助哈洽会的平台,极大地展现了友谊的优势和形象。
![]() |
友谊县县长高喜文与主持人交流。东北网记者杨尚峰摄 |
商贾云集的哈洽会令偏僻的友谊县走出龙江,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高喜文说,友谊1984年建县,前身为友谊农场,虽然建县较晚,但是通过哈洽会的平台,宣传友谊,推介友谊,使更多的人认识了友谊。客商通过哈洽会,看好友谊的资源优势,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投资。
![]() |
友谊县县长高喜文做客东北网。东北网记者杨尚峰摄 |
友谊是挹娄文化的发祥地、北大荒精神的诞生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地。高喜文表示,近年来,友谊县委、县政府从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出发,提出了“打文化牌,走特色路”的发展路径,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具体到哈洽会,体现出几点变化:一是从2005年起,由原来与其它县市统一布展到开始设立自己独立的展位,借以体现北大荒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每年参加哈洽会都求新、求变,推出的产品、展品都能体现出友谊县的特点。比如今年参展的彩绘葫芦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参会客商。因而说,我们参加哈洽会不仅卖的是产品,更是卖文化,要切实的体现出北大荒文化来。
高喜文告诉记者,为充分利用好哈洽会这个平台,联系大企业、招引大项目,友谊县委、县政府从今年4月初开始,通过组团考察、电话联系、上网对接等形式多方联系客商。哈洽会前夕,通过进一步联系,与多家企业就电力开发、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项目进行深入洽谈,并达成了合作共识。在5日的签约仪式上,友谊县与8家企业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及协议,总金额达2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