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1日讯 对于黑龙江省巴彦县丰乐乡的农民王勤来说,父亲这个称呼是沉甸甸的。
女儿3岁半时被查出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今女儿8岁了,近五年来,医院曾给女儿下过无数次病危通知,每一次都是他拼尽全力将女儿从生死线上救了回来。
为了给女儿治病,家里已花费了近五十万元,从当年村里的富户变成债台高筑,年仅31岁的王勤看上去也俨然成了个“小老头”。
“懒”女儿3岁半被诊断出重症
16日中午,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内科住院处时,王勤已给女儿王云冰买来一碗小米粥和一点儿小咸菜。看女儿吃下去大半碗,王勤才安心地接过碗,把昨天剩下的一个烧饼掰成小块,然后又倒了些白开水泡上让媳妇吃。看到女儿已有了困意,他赶紧安排女儿躺好,示意媳妇照看好女儿,然后蹑手蹑脚地关上病房的门,和记者来到医院院里。
一到院里,王勤有些过意不去地说:“不好意思,让你等了这么长时间。女儿这些天情况不好,口腔里大面积出血,含着咸咸的血块,不爱吃东西,我得看着她吃些东西才放心。”“怎么光看你媳妇吃饭,你怎么不吃?”“我不饿。”后来记者才从王勤媳妇那里得知:“他出去干活才吃饭,要是哪天没活儿,他都不舍得吃饭。”
31岁的王勤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黑瘦的面庞,浓重的皱纹,就像个“小老头”。
其实,在孩子生病前,王勤一家一直过着让人羡慕的日子。“我家就我和妹妹两个孩子,家里负担少,爹妈又都是特别能干的人,除了种地,我家很早就养上了鸡、鸭,还养过猪。1989年,我家在村里第一个盖上了三间大瓦房。1999年,我娶了媳妇,她又能干又孝顺,屋里屋外弄得井井有条,村里人都羡慕我们家。”回忆起这些,王勤露出幸福的笑容。
2001年2月,女儿王云冰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增加了无尽的欢乐。在幸福之余,他们发现孩子总是无精打采的,两岁多了也不愿意自己走路,总是让人抱,还特别爱睡觉。起初,王勤夫妇也没太当回事,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孩子皮下出现淤血,脸上也出现了血点儿,一哭就全身抽搐。村里的卫生所让孩子多吃点儿维C,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到巴彦县人民医院看,说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04年10月,他们带着3岁半的女儿来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一结果如晴天霹雳一般把全家人都打蒙了。
一年三百天奔波在家和医院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一家三口将近三百天是在医院治疗或是奔波在去医院的路上。”王勤说,自从女儿被查出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夫妻俩就一直忙着给孩子看病。“听说哪儿有治疗这病的医院或是好药,我们一定会去试试。省内的齐齐哈尔、宾县,外省辽宁、吉林,最远我们还去过陕西。可孩子的病情反反复复,越来越重。”据王勤介绍,女儿确诊后一两年内还只是没精神,皮下有出血点,而这几年,孩子已经发展到口腔、鼻腔喷血,只能靠输血来维持生命。
为给孩子治病,王勤说这些年他什么事都经历过。2007年7月,王云冰突然病情加重,口腔喷血,并且从鼻孔蹿血,家属连夜把孩子送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医生为了给孩子止血,用棉花把孩子鼻腔塞满再注满水,以防止血液外流。孩子哭得昏天黑地,站在一旁的王勤夫妇也心如刀绞。有病友提醒他们去看看中医,王勤赶紧拿着孩子的病历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医院门口他遇到了“好心人”,那人称自己的侄女在哈市一家老中医的诊所看好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接着又热情地把王勤带到那里。在“几位同病相怜的家属”的热心推荐下,救女心切的王勤把给女儿看病仅有的3000元钱都买了“特效”的中草药,结果女儿的病没好,反而越吃越重,医院几次下了病危通知。后来医院减免了一些费用,医护人员还捐了一些款,在女儿病情稳定后,王勤才得以带着孩子回家。
王勤说,这些年不光遇到了骗钱的“医托”,也遇到许多好人。2008年春节过后,女儿又犯病了,一个病友告诉他吉林有个老中医有治这种病的特效药。王勤连夜坐火车赶到吉林时已经是晚上了,舍不得住旅店,他就在那家中医院门口蹲了一夜。第二天老医生出诊,知道他家条件不好,给他开了几个疗程的药却没有收钱。“你姑娘要是吃着有效,吃完后你过来再取,别提钱。”说起那位老医生,王勤心存感激地说道:“那药效果不错,只是吃得次数多了,怕毒性太大,所以孩子停用一段时间了。”
给女儿治病五年花了五十万
为了给女儿王云冰治病,五年来这个农民之家已经花去了近五十万元,大部分钱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由于长年的操劳,王勤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父亲腰肩盘突出。可是他们都舍不得看病,把仅有的钱给小云冰求医治病。
有朋友不止一次劝王勤,“你们这种家庭花了几十万给孩子看病,已经对得起她了,别治了,趁着年轻再要个孩子吧!”对于这样的劝说,王勤总是坚定地摇摇头:“孩子叫我声爸爸,可我连孩子的病都看不好,我能算是个爸爸吗?孩子只要有一口气,我就得想办法给她治呀!只要女儿能活下来,把我的血抽干给女儿输上我都干,我一定要留住女儿。我不能再要第二个孩子,要是生了第二个孩子,就不会这么全力以赴给这个孩子治病了,那样做对这个病孩子不公平。”王勤的话掷地有声。
听说中草药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功效,仅有初中文化的王勤买来了厚厚的药膳书研究,现在他甚至成了一个“土专家”。“医生都夸我了,和我姑娘同期住院的孩子,现在大多不在了,可我姑娘还能活下来,这跟我们一直用中药给孩子调理有很大关系。”王勤说。
只要女儿高兴,我少吃点儿没啥
因为领女儿长年四处求医,女儿病看到哪儿王勤的零工就打到哪儿。女儿的病情一旦稳定了,王勤就赶紧四处找活儿。这些年他在工地做过力工,给人拉过砖,当过搬运工……什么样的苦都难不倒这个瘦弱而坚强的汉子。
王勤最得意的一件事是前段时间用一天拉砖的钱给女儿买了个MP3。住院时,女儿看其他病友有MP3很羡慕,可因为钱都花在了看病上,花一百多块钱买个MP3对王家来说实在是件奢侈的事。一天,王勤看女儿病情稳定了,就外出给人家拉砖。结果那天突然下起大雨,别的工友都避雨去了,只有王勤冒雨继续拉。本来那天说好工钱是100元,老板看他可怜,就多给了50元,王勤马上去商店花140元给女儿买了MP3,剩下的10元钱他又带女儿照了张“大头贴”。
“她爸可惯孩子了,孩子要啥,她爸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给孩子买。一百多块钱买个MP3,一百多块钱够孩子输100毫升血了。花10块钱照个‘大头贴’,10块钱可是我们一家三口三天的饭钱啊!”对于妻子梁秀丽的嗔怪,王勤只是嘿嘿地傻乐:“只要孩子高兴,我少吃点儿没啥。”
采访结束,王勤一直把记者送到大门口,他几度欲言又止,追问之下他不好意思地说,女儿现在只能靠输血维持,但时间长了,体内也产生了抗性,最好的办法是骨髓移植。可做骨髓移植需要四五十万元,他们家根本拿不起。他听人说网上可以卖器官,可他连电脑怎么开都不会,所以想请记者帮忙,问问有没有需要器官的,眼角膜、肾,只要有人需要他都能卖,但他只能卖一个,因为他还要留着身体给女儿治病挣钱呢!当记者告诉他卖器官违法时,他一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