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8时整,牡丹江分赛区海选赛在牡丹江师范学院春秋讲坛内进行。东北网记者李晶摄 |
牡丹江师范学院舞蹈队以精彩的民族舞拉开大赛帷幕。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东北网6月24日讯 题:展龙江形象秀俄语风采 黑龙江首届俄语风采大赛首战开幕
记者 齐昊 王晨宇
24日下午3时,黑龙江首届俄语风采大赛的首场比赛----牡丹江分赛区海选赛圆满结束,经过一天的紧张遴选,20名选手脱颖而出,胜利进入将于7月11日举行的选拔赛。
选手签到。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青春热舞拉开俄语风采大赛帷幕
上午8时整,牡丹江师范大学春秋讲坛内,座无虚席。12名身穿民族舞蹈服装的大学生步上舞台,一亮相就搏得满堂彩,为整个会场注入了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一时间比赛紧张的气氛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涓涓流水般笛子伴奏下的流畅舞步,随着一阵欢快的鼓点,灯光大亮,整个舞台欢腾起来,黑龙江首届俄语风采大赛牡丹江分赛区选拔赛的大幕正式拉开。
牡丹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杨春文致开幕辞。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东北网总编辑助理、对外传播部主任高威宣读牡丹江分赛区海选评分规则。 |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总编辑助理、对外传播部主任高威代表大赛组委会宣布了比赛规则,随即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开始前选手抓紧时间向俄罗斯专家请教。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说唱兼顾牡丹江赛区选手多才多艺
在一整天的比赛中,牡丹江分赛区的选手们用各种形式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俄语实力和感染力。他们有的深情地讲述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有的声情并茂地背诵俄文名篇,有的重新演绎俄罗斯经典老歌,有的表演俄罗斯当代流行歌曲。
94号选手张洪全手拿玫瑰花演唱俄语版《月亮代表我的心》。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而在比赛场外的准备室里,正等待上场的选手们则抓紧最后的时间熟悉自己的表演内容。匆匆的脚步、急促的呼吸,紧张,还是紧张,空气仿佛都要凝结。参赛者手中的演讲稿修改的痕迹记录着他们对待这次比赛严谨的态度,“看着你有点紧张,是这样吗?”“嗯,准备一段时间了,上场前还是有点紧张。”
434号选手王辉演讲声情并茂。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选手们的精彩表演为比赛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全场观众共同为出色的选手喝彩,也共同为小有失误的选手进行鼓励。在比赛间隙,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同学们还穿插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为紧张的比赛增添了欢快的元素。
专家评委妙语连珠谈比赛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教授赵为与俄罗斯专家塔吉娅娜•米舒宁娜讨论。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作为本场比赛的首席评委,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教授赵为风趣幽默的语言总是逗得学生哈哈大笑,感染着周围的每位选手。“赵老师,可以采采您吗?”“别踩我了,多疼啊!”跟记者在一起,他也不忘先开个玩笑。谈到本次大赛的意义,赵为说:“在中国俄语年的框架下,举办这样的大赛意义重大,黑龙江省是俄语大省,这次大赛也是选拔俄语人才的一次大赛。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讨论,表演内容的充实性、口语的流利程度将作为我们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赛后,俄籍评委塔吉娅娜•米舒宁娜评价说:“鉴于参赛选手大多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今天表现出的水平很不错。各个参赛选手诚挚地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从他们的表达中能感觉到他们对比赛的热情,他们都能表现出对自己的信心,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比赛选手的成绩比我们预计的要好。不过,我感觉女孩子太多男孩子太少,希望下次比赛男孩子也能踊跃来参加。”
评委为选手打分。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本次大赛评委、牡丹江师范学院欧亚语系副主任孟令霞则表示:“本次大赛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俄语学习热情,台上台下有问有回答,很多地方真的是出乎我们评委会的意料。”
东北网工作人员研究工作。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黑龙江首届俄语风采大赛是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高校工委、黑龙江省教育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黑龙江电视台、东北网络台共同承办的。本次大赛面向全社会,共有868名选手报名参赛,分别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黑河、绥化七个分赛区进行海选和选拔赛,在哈尔滨进行复赛、晋级赛和决赛。
牡丹江师范学院欧亚语系主任刘玉霞介绍比赛情况。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场上场下忙里忙外,还有一群最有活力的组织者。王昕是牡丹江师范学院欧亚语系的学生,同时也是系团总支副书记,场上到处可见她的身影,她说:“能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大型活动中,我们感到很高兴。”
东北网视频小组认真工作。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东北网视频小组认真工作。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同时,东北网也派出15人工作组赴现场,参与比赛组织工作,并对比赛全程进行网络图文直播和视频录播。
东北网员工利用午休时间发稿。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
晋级选手与评委合影。东北网记者王晨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