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新闻采访团抵达十八站
2009-06-25 23:12: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富喆 马士和 庞伟建 常擎旗 田澍良 刘超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政府扶持下,农民住上了样式新颖的砖瓦房。 东北网记者 李富喆摄
  东北网6月25日讯(大兴安岭日报记者马士和 庞伟建 常擎旗 田澍良 刘超宇 东北网记者李富喆)今天上午,“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新闻采访团从韩家园林业局出发,寻访古驿站第十七站、十八站,14时许到达了十八站林业局。
十八站乡鄂族新村的黑木耳养殖示范基地。 东北网记者 李富喆摄

  从韩局到十八站的途中,采访团在塔河县十八站乡奋斗村和兴建村做了短暂停留,深深被这里新农村建设的喜人成果所打动。据这两个村的村民介绍,自从2007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变,不仅都住进了砖瓦房,而且还用上了国电和自来水,村内的道路和环境卫生也都有了很大改观,在惠农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帮助下,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


 

十八站遗址。东北网记者 李富喆摄

  在感受了农民的幸福生活后,采访团又来到坐落于十八站乡鄂族新村的黑木耳养殖示范基地。在这个占地4万平方米的基地中,整齐排列着80余万袋黑木耳。记者了解到,这些黑木耳都是由鄂伦春族村民管理,已经成为他们发家致富的“法宝”。在鄂族新村,记者们惊奇地发现了一个由私人举办的“鄂伦春民族狩猎文化作品展”,举办者就是被收录到“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的鄂伦春族老人郭宝林。设在郭宝林家中的展馆,陈列着很多鄂伦春猎民的珍贵照片和实物,采访团成员沉浸在悠久的鄂伦春游猎文化中久久不能自拔。

鄂伦春族老人郭宝林与记者合影。 大兴安岭日报记者 刘迪摄

  到达十八站后,采访团兵分几路,分别到十七站村、十八站旧石器遗址、驿园、华驿人造板有限责任公司和老英雄曹发庆的家中进行了采访。在十七站村,记者在老村支书的引导下,驱车行驶在由古驿路改造的嫩漠公路上,几经周折寻访当年十七站的具体位置;在十八站旧石器遗址和驿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十八站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在华驿公司,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企业让记者看到了十八站的发展潜力;在曹发庆的家里,他的老伴和女儿为记者讲述了老英雄的战斗历程和高尚品格。

  明天,采访团将在十八站继续寻访古驿路上的历史变迁。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