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毛蚶、蚬子正是肥时 水产专家:营养最丰富口感最佳
2009-07-04 11:32:1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臧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冬吃蛎子,夏吃蛤”,沿海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因此,每到休渔期,各种蛤类产品就会俏销,其价格也会随之调高。今年的形势如何呢?

  6月30日,记者在市区各水产卖场转了转,发现蛤类产品很丰富,什么毛蚶、花蚬子、黄蚬子、紫蚬子,都是消费者首选的,买的人也不少,不过记者注意到,这类产品大多涨价了,比如原本每公斤12-14元的毛蚶,如今已涨至16元了;还有黄蚬子,每公斤已由12元涨到了时下的16元。不仅如此,各水产卖场还出现了些新上市的蛤类产品,如黑色的长圆形的海红,每公斤要8元左右。

  牡丹江东安农贸一经销商介绍,“冷水的蛎子,热水的蛤”,说的就是冬天是吃海蛎子的季节,到了夏天则是蛤的天下。像毛蚶、各种蚬子、海红等贝壳类产品都属于蛤类,时下正是各种蛤类最肥的季节,按大小不等,每公斤蛤的价格在10-16元之间。

  水产专家介绍,其实食用海产品并没有时间限定,民间说哪个时期吃哪种海产品好,是说这个时期是该产品最肥、营养最丰富的时期,其它时期海产品吃来味道及口感都会差些。另外,吃蛤类产品,市民一定要注意,以活品为佳,如果贝类张着嘴总保持一个姿势,煮后也不张嘴,那就是死品。而食用海红,也要将其壳上的絮状物摘净后再吃。因为,沿海养殖海带要用粗麻绳,而海红正是附着在麻绳而生活的,海红壳体上的絮状物就是麻绳,是不可以食用的。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