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美术馆地基出现下沉
2009-07-06 10:21:2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郭俊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近日,住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附近的市民反映,位于道里区地段街133号的省美术馆建筑出现裂痕、地基下沉的现象。5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美术馆,随着工作人员来到位于美术馆二楼的展厅。记者看到,展厅地面出现大面积下沉,下沉幅度达到四五厘米,地面明显错位。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墙壁上出现了许多裂缝。在三楼,许多房间的屋角处出现了裂缝。

  在美术馆二楼北侧的一间办公室,透过办公室的窗户记者看到,紧邻美术馆外墙处一个大的工地正在打地基,工地已经挖出了20米深的大坑。工地的大坑距离美术馆建筑外墙不到10米,在办公室里明显能感到施工工地的震动。

  省美术馆办公室张主任介绍说,这个工地是新透笼购物广场建设项目,该项目今年年初开工,4月份美术馆内就发现了部分地面出现裂痕、楼体下沉的现象。由于美术馆是一类保护建筑,出现险情后,立即向省、市文物管理部门以及哈市房屋监察部门反映情况,6月份有关部门组织建筑专家对美术馆楼体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整个楼体下降6厘米左右。参与评估的专家说,下沉暂时不会造成整个楼体坍塌,但是,随着施工工程的进展,是否会对美术馆楼体产生更大的影响还不能确定。

  张主任说:“近期我们馆举行了几个大型展览活动,活动中,我们不得不派专人在现场提醒参观者,不要同时几个人站在一起,就怕万一出现问题。可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省美术馆原为横滨正金银行,始建于1912年,翻建于1937年。建国后曾为哈尔滨电影制片厂、省歌舞团等单位使用,1962年省美术馆迁入此楼,1997年公布为哈市一类保护建筑。

  据了解,作为一类保护建筑的省美术馆,它的后18米、左14米、右8米都属保护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是不允许随意建设施工。

  对这座一类保护建筑现状,许多市民忧心忡忡。一位附近的居民对记者说:“省美术馆是哈尔滨的一类保护建筑,我们得给后人留下点老哈尔滨的记忆,要想办法给保住啊!”一些周围的市民也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措施,保护这座承载历史文化和历史见证的建筑。

 


  新闻背景

  2007年,毗邻黑龙江省美术馆的哈市第一副食商店原址作为“新透笼购物广场”项目开始拆迁。2008年7月,省美术馆耳房随后被拆除。因此,省美术馆曾在2008年7月发出律师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向透笼街区拆迁指挥部提出:“在建设中应当避免侵犯黑龙江美术馆所有的馆舍及其所属土地使用权。”

  紧邻建筑工地的省美术馆建筑出现裂痕。

  相关政策

  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以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规划图纸上一般会有红线(道路控制线)、蓝线(河道控制线)和绿线(绿化控制线)的界定;而新规定的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相关政策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

  (二)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

  (三)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四)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五)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

  (六)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