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三型校园"建设:齐齐哈尔师专焕发百年师范青春
2009-07-14 15:25: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蒋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百年师范,春华秋实。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06年(清光绪32年)省城(齐齐哈尔)高等小学(前汉义学)创办的师范速成班。1914年改名为“黑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几所中等师范学校之一。2003年,由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和教育学院三所院校组建而成今天的“齐齐哈尔师专”。

  “三型校园”建设让百年师范薪火相传,进入了快速、良性、科学的发展轨道:占地面积由8万平方米扩大到28.4万平方米,各类专业由16个发展到30个,在校生由2700名增加到5000多人。

  出了名的“抠门儿校长”

  “节约”让小账变大账。齐齐哈尔师专校长薛宝林是出了名的“抠门儿校长”,有一次去哈尔滨开会住宿,打折后180元的宾馆他还嫌贵,硬是拎着包找到了80元一晚的旅店。校办的工作人员说,像这样的“段子”学校很多人都能说出一两个来:校领导去省城开会都争取当日返回,有的住亲戚家。还有人“以校为家”,把家里不太使用的电风扇、饮水机都搬到学校来“资源共享”。《建设节约型校园实施方案》是两面打印的,上面写着:“提倡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纸杯等办公用品的使用量,倡导校内饮食点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的习惯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养成了。

  “要厉行节约、勤俭办学,使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树立师范的光荣传统,挖掘潜力,降低消耗,节约资金干大事。”这是薛宝林常说的一句话。1200平方米的体育馆由废弃的车间改造而成,花费不到70万元。2005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公开向社会招标,通过竞标,节约资金近120万元。

  “量化管理,定额用能”。经过测算,该校对用电、用水等进行定额,实行“校园一卡通”刷卡消费,超额部分由个人掏腰包。仅节能水箱的使用,3年来就节约近20万元。刚从浴池出来的2007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李刘红说,“现在洗澡也是刷卡,喷头长流水现象不见了,洗一次一元钱就够了。到水房打开水也刷卡,一次也一毛钱。”

  “你们真是过日子人家。”这是2008年8月,一位曾在大学工作多年的省领导在齐齐哈尔师专调研时送给学校的一句话。


  关爱遍及校园社会

  7月1日,齐师专教育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27名学生,走进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以义务献血的特殊方式向党的88岁生日祝福。

  “人的价值并不只是让自己快乐,而是让你周围的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引起积极的思索,这才是最重要的。”2007级心理咨询专业残疾学生曲鹤身高只有1 .4米,脚和腰部患有先天性疾病。在报考时都没有想到能被录取的她,在校园里很快乐:学校教学楼、公寓楼和食堂都设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残疾人专用寝室单设的卫生间有六七平方米。学校党委书记杨民还和她结成了帮扶对子。

  一人有难众人相助,师生共谱爱心曲。2008级贫困生张扬突发脑出血入院后,学校领导立即赶赴医院,送去5000元医疗费;教育系全体师生自发募捐5000元,援助和关爱从校园一直传到病床前……7月9日,齐师专举行了“爱心基金”资助仪式,为2名残疾同学各资助1000元。学校“爱心基金”先后资助2万多元挽救2名身患癌症的学生,学校为困难学生提供138个勤工助学岗位,140多个贫困学生每月通过勤工俭学获得60元到100元的劳动所得,仅这一项支出就达11万元,全校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

  文化育人百年传承

  走在齐齐哈尔师专的校园里,第一感觉就是整洁、干净,满眼绿色透着勃勃生机。“淑苑路”、“宾章路”、“恩惠园”……这些以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命名的道路、景观和广场,处处都渗透着文化味儿,无声地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在生物标本室,一件件鲜活逼真的标本、一本本字迹工整的教学笔记,特别是放置在贝壳里的编号,细小得需要举到眼前才能看清楚。这个标本室凝聚着已故生物系老师赵恩惠的全部心血:他瞒着家人,把故去母亲的骨骼、夭折的女儿和孙子的胚胎都做成了标本供教学使用。今年3月14日,在赵恩惠副教授诞辰85周年纪念活动上举行了“恩惠园”揭牌仪式,把他“坚韧执着,奉献求索”的师范精神永远留在了校园。

  不仅如此,齐齐哈尔师专还以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学生表彰大会及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来增强学生勤奋学习、爱国爱校、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人一书一评”,燃起了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厚积薄发”有奖知识问答,让同学们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异乡感言”,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文章里满载着学子对第二故乡的热爱……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