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中国共产党管理的中国第一个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素有“人民铁路摇篮”之称。 |
![]() |
工人们正在抢修铁路。 |
东北网7月22日讯 哈尔滨铁路缘起于1896年中俄议定修建的中东铁路。
从那时到今天的历史中,哈尔滨铁路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中东铁路和民国铁路时期,伪满铁路时期,人民铁路时期。在前两个时期中,除中国人自建的六条短线铁路短期自主经营外,哈尔滨铁路主要干线先后被沙俄、日本控制。实质上,这些铁路干线是俄、日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财富的吸血管,进而也成为侵占中国东北的重要工具。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投降,东北铁路回到中国人民手中。
1946年,为支援解放战争,铁路工人提出“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火车就开到哪里”的口号。工会组织则广泛号召职工捐献器材,搞“死机”复活,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在立功运动中,广大员工献计献策,收集和献纳器材,积极参加修车修路。哈尔滨机务段员工奋战27个日夜,修复了解放型304号和1083号日本投降时留下的“死机”,在1946年10月30日召开的庆功大会上,他们怀着对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崇敬爱戴心情,请求上级分别将这两台车命名为“毛泽东号”和“朱德号”。这两台机车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毛泽东号”机车组从1946年10月到1949年2月立大功4次,小功1次,并获得模范机车组称号。“朱德号”机车组于1947年1月被东北铁路总局授予“开路先锋”称号。“毛泽东号”和“朱德号”机车的修复和命名,促进了各机务段开展“死机”复活的立功运动。截止到1948年,哈尔滨铁路全局修复机车799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朱德号”机车组的司乘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机车组人员用汗水打造和浇铸的五种精神从未改变过。
这五种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刻也不偏离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开路先锋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的争创一流精神;对内一条心、对外一盘棋的团结协作精神。
新时代里新的贡献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哈尔滨铁路局贯彻铁道部部署,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战略,以提速、重载为方向,适应铁路局直管站段管理体制变革和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运输组织,挖掘运输潜力,促进运输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加大粮食、煤炭等国家和民生重点物资运输力度,努力确保大客户运输需求。
在加强运输组织方面,2005年9月,哈铁局在主要区段开行了5000吨以上重载货物列车。重载货物列车运行线路共2583.3公里,占全局营业里程的40%。2007年,全局列车平均总重达到2896吨,较2003年增长19.9%,提供了运输能力保证。
2008年,围绕口岸、粮食、煤炭、原油等大宗品类,根据区段的能力、设备、货源情况,在原有15个战略装车点基础上,哈铁局又新增40个战略装车点,战略装车点装车占全局运量比重逐步增加。战略装车点的建设,对地域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2008年5月1日到6月30日,按照铁道部关于集中抢运东北1000万吨粮食的总体工作部署,哈局开展了“决战六十天、抢运400万吨粮食”攻关活动。活动期间,累计抢运黑龙江省粮食529万吨,保证了粮食市场的稳定。2007年,黑龙江铁路煤炭运量完成7375万吨,同比增加57万吨,增幅0.8%。2008年前9月完成5746万吨,同比增运302万吨,增幅5.5%。
背景介绍
哈尔滨铁路局概况
哈尔滨铁路局位于全国路网东北端。管辖范围地理坐标是北纬43°53′(斗沟子站外)至北纬52°58′(漠河县站,全路最北的车站),东经117°40′(满洲里站外国境线)至东经133°6′(前进镇站,全国最东端的车站)。
哈尔滨铁路局管辖线路覆盖黑龙江省全境,兼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线路包括干线、支线和联络线67条。营业里程6516.6公里。其中,黑龙江省境内4781.2公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1735.4公里。全局经5个分界口(长滨线的兰棱站、拉滨线的五常站、平齐线的泰来站、通让线的立志站、图佳线的斗沟子站)与沈阳铁路局邻接。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和位居第三位的绥芬河口岸,分别与俄罗斯后贝加尔铁路、远东铁路接轨。
目前,哈尔滨铁路局有直属机构10个,附属机构32个。路局现管辖运输站段47个,管内有477个车站。管内线路总延展长度12186.93公里,其中正线8626.7公里。全局现配属机车1099台,其中内燃机车1051台、电力机车40台、DC(动车)8台。配属客车3607辆,其中25T、25K和25G等新型客车1501辆。固定资产净值24819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