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阿木尔林业局打好“四张牌” 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得实效
2009-08-06 15:30:3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6日讯 大兴安岭地区阿木尔林业局紧紧围绕生态功能区建设,坚持以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和谐、保障民生改善为着力点,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着力打好四张牌,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1、打好“项目牌”,在做强主导产业上下功夫。为充分发挥木材生产这一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林业局将木材生产、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和境外采伐作为三个核心项目进行集中推进。一是做好木材生产项目。对局属贮木场的3个工段、9个造材台进行造材、量材全程业务监督指导,实行了数码照相人员负责木材装车照相和装车现场稽查工作“一岗双责制”,使木材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推行经济指标合同化、职工使用动态化、管理工作微机化的“三化管理”办法,加大了对木材流失源头的控制。采取公开竞拍的方式,建立健全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制度,对木材剩余物进行统一竞价销售,杜绝了木材剩余物销售中“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二是做足林木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为实现原木不出局,充分做大做强林木产业,对原有长缨木材加工厂实行租赁经营,对生产资源进行重组,盘活了细木加工闲置资产近百万元,安排就业100人,年加工细木工板30万张,实现产值近千万元。引进战略合作者大连晟峰木业,注册成立了恒盛木业公司,项目总投资额2390.5万元,现已加工卧房系列、橱柜系列、家具系列和建筑用材等木制成品、半成品1,370立方米,创产值388万元,上缴利润50万元。三是做强境外采伐项目。为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紧紧抓住境外采伐项目不放松,对境外采伐兴安公司进行改制,采取委托经营的方式,将经营权委托给有多年从事境外采伐经验的私营采伐工队进行经营,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截至4月末,累计销售木材136车,9780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750余万元,实现了搞活企业生产、促进资金回笼、完成进出口贸易额的“三赢”目标。

  2、打好“特色牌”,在做精绿色产业上下功夫。将发展接续产业定位于开发山特产品项目上,重点实施了野生浆果深加工、黑木耳液态菌研发、北极蓝莓野生驯化和北药种植等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接续产业。一是发展野生浆果经济,在新兴产业上寻求新突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与伊春鑫野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注册成立了漠河县“北极冰”蓝莓酒业有限公司,投入基础建设资金546万元,将“北极冰”品牌的蓝莓冰酒、干红和白兰地等作为主打产品,进行野生浆果精深加工,已经在哈尔滨、北京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点。还将投资3558万元,建设“北极冰”蓝莓冰酒庄园,实现冰酒生产、旅游参观一体化。目前,已将蓝莓冰酒项目作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项目,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投公司提出申请,项目审核通过后,可以获得国家补助和项目贷款,将为壮大野生浆果产业起到强力推动作用。二是做活食用菌产业,在已存项目上力求新发展。将发展黑木耳作为接续产业的主要项目,采取了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方法,先后在局址、林场建立了26处黑木耳种植基地,成立了16个产业协会,组成21个经济互助小组,定期组织开展生产互助性活动。积极与地区林科所合作进行新型菌种研发,建立了科木尔食用菌研究所,并开发建成了液态菌研发供应科技基地,为壮大黑木耳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证,拓宽了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空间。今年,全局职工共养殖黑木耳3000万袋,预计产量可达120万公斤。三是做大北药和绿色食品开发业,在发挥区位优势上做足新文章。在2007年试种3.1万株“美登”蓝莓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大了蓝莓种植基地扩建力度,以局中心苗圃和原蔬菜基地为核心,建立了30亩蓝莓种植示范基地和5亩繁育基地,将蓝莓种植项目直接辐射到六个林场,建立起综合面积达120亩的人工“美登”蓝莓种植、种苗繁育供应示范园区。将北药新品种开发作为绿色食品的主打产业,分别在6个林场建设人工种植与野生驯化相结合的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形成了兴安林场水飞蓟、龙河林场黄芪和依林林场五味子三个种植基地,全局种植水飞蓟、五味子等北药10个品种408亩。成立了大兴安岭额木尔绿色山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额木尔河”牌商标,先后有44个产品经国家审批被评为无公害产品,有10个产品被评为有机产品,林业局被定为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督四个试点单位之一。


 

  3、打好“生态牌”,在做优生态工程上下功夫。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作为林业局发展的根本,坚持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一是抓资源保护,实现“双增长”。建成8个管护责任区,形成了远山设卡、近山管护、机动巡护和家庭承包等形式多样的森林资源管护格局。对辖区内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下资源开发和发展自营经济等全面实行家庭管护承包,共设立民营管护站点46个。加强对岭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累计投入120万元专项资金,先后建立永久性欧式管护站3处。开展生态型文明林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植绿护绿行动。近5年来,全局木材产量累计减少36万立方米,活立木净生长1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长到85.56%,为森林资源的繁育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二是抓森林防火,实现“零火灾”。始终将森林防火作为林区第一件大事坚持抓在手上不放松。建立完善了森林防火八大系统工程图和兵力布防图,成立了专业扑火队、快速扑火小分队、水泵灭火队、扑火预备队和群众扑火队五支队伍。采取加强防火宣传、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领导包片等措施,对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严防死守,取得了连续22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三是抓旅游产业,实现“多模式”。规划了五条旅游线,即:抓好千里绿色景观长廊建设工程,借助“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主体旅游项目建设的机遇期,把“呼中—阿木尔”段公路两侧的景观通道建设好,形成景点相对集中的休闲景观带,实施“景观游”;深度开发岭峰自然保护区和兴安口岸等景点,建设中国最北、动植物种类繁多的AAA级生态动植物园,设立旅游专线,实施“观光游”;构思好“北极冰”蓝莓冰酒庄园和额木尔河堤休闲娱乐广场以及黑龙江、额木尔河、二龙河漂流开发项目,提升旅游品味,实施“风情游”;结合行业特点,将恒盛木业公司、贮木场建设成为工业性参观项目,实施“工业游”;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将“北极冰”蓝莓酒业和红旗黑木耳养殖基地作为旅游示范点,实施“产业游”。

  4、打好“民生牌”,在做细民生工程上下功夫。坚持从百姓利益出发,努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一是实施“安居工程”暖民心。实施1.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项目,将政策向生活困难职工、居住危房职工以及林场一线职工倾斜,为309户困难职工、居住危房职工等解决住房问题。二是实施“水暖工程”解民难。重点对镇内楼房区和人民街平房区供水、供热系统实施改造,根据水源水质情况,建设高标准的饮用水处理设施,彻底解决饮用水不达标问题。目前,林业局已向上争取资金587万元,自筹资金近450万元用于供水供暖设备改造,将极大改善群众饮水和供暖质量。三是实施“致富工程”除民忧。推进“家庭致富工程”,将329户相对贫困的“低保”家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选树5个单位和20个家庭作为发家致富典型,帮助和扶持困难家庭发展特色经济。实行“全免全补”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将1640名群众纳入社会医疗保障,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