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2009年铁路暑运从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为期62天。记者从哈尔滨铁路局了解到,截至8月7日,哈尔滨火车站发送旅客339.1万人,日均8.9万人,同比增加36.6万人,增长12.1%。其中,直通135万人,同比增加20.1万人,增长17.5%;管内204.1万人,同比增加16.5万人,增长8.9%。一系列数字显示,今年的铁路暑运客流同比增长十分明显,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今年暑运客流激增迅猛,近日,记者采访了铁路相关部门。
原因1:冰城夏都旅游效应
在哈尔滨火车站的候车室、出站口、站台,刚下火车或即将上车的旅游团随处可见。哈尔滨火车站武中凯站长告诉记者,冰城夏都的旅游效应以及暑期常规的北京、北戴河、大连旅游热线带来了旅游客流的增长,并渐渐形成高峰,这也成为了今年暑运的一个重要客流组成部分。
7月中旬开始,由于全国其它地区持续高温,而哈尔滨则凉爽宜人,为此,南方各省市游客纷纷选择来哈避暑,造成了列车密集时段客流大幅增长,同时也带动了省内旅游地客流的激增。管内旅游客流,主要集中在牡丹江、密山、五大连池、黑河、加格达奇、漠河。直通旅游客流,主要集中在北京、大连、沈阳、秦皇岛、丹东、济南、青岛、上海、长沙、广州、西安等方向。到目前为止,发售暑期旅游客流约为147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增长率为37%。今年暑运开行旅游列车2列,哈尔滨至丹东Y128/126次,增发旅客1380人,比2008年同期加开的哈尔滨至丹东列车,增加了624人。
原因2:暑运调图运力增长
武中凯告诉记者,运输能力的增长也成了暑运客流创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自7月1日开始,哈尔滨火车站实行了暑期调整图,这使得哈站图定列车达到106.5对,直通51对,管内55.5对。还陆续开行直通、管内临客9对。
调整运行图后,列车变得更加人性化。提高了列车等级,郑州至哈尔滨、佳木斯至大连由普快调整为快速;更换了空调车体,哈尔滨至青岛K704/3次、哈尔滨至锦州2196/5次,更换为空调车;哈尔滨至天津D178次、大庆至大连T130次、齐齐哈尔至西安K548/5次等列车办理客运业务停站发生变化,调整后更加方便。尤其是设计开行了哈尔滨至平房的城区快车,更好地解决了平房产业园区员工在市区和平房区通勤的问题,如客流稳定,该列车将长期开行下去。
原因3:学生客流将成新高峰
据预测,返程学生流及新生入学流将集中在8月21日至9月10日,届时将会形成新的客流高峰。
从7月1日开始,少量院校开始放假,并逐渐增多,在7月中旬形成学生客流高峰。哈尔滨火车站提前对42所院校进行了客流摸底,并针对学生返籍流加大组织售票。哈尔滨火车站组织人员深入12所哈市大专院校流动售票,同时在售票一厅、二厅分别设立学生票专口20个,自暑运开始截至8月6日止,共发售学生票15万张。随着大专院校即将开学,新生开始报到,为满足新生购票需求,哈站将6趟列车硬卧车票投放窗口,专供持录取通知书的新生购买,预售期为15天;统一发售时间为每天8时30分,预售新生车票窗口为一厅23号至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