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加格达奇林业局解决林农矛盾 农户采集山产品增收万元
2009-08-19 14:08:11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付春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9日讯(付春海 记者高长利)一方面是开地经营,扩大农业效益;一方面是治林、护林,依法保护生态建设成果。林农矛盾突出问题,一直制约着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的发展。

  近年来,加格达奇林业局在政策宣传、服务群众、建立体制机制与林农互动发展等方面大胆尝试,使林农、林工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林业局资源林政案件越来越少,森林火灾大幅度下降,造林绿化成果得到巩固,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前的54.81%提高到目前的60.53%,净增长了5.72个百分点。

  “怕”林业变为“靠”林业

  加格达奇林业局有施业区面积96.6万公顷,是大兴安岭地区第一家停止主伐任务的林业局,山里常驻农牧户多达1600户。每年春秋两季森防期间,也正是农业春播、秋收的忙季,务农、务工的流动人口就会增加3万多人。

  分散经营的农牧户给林业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野外用火、扩大耕地、毁林开垦、盗伐林木和采金、掘矿等违反法律法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林业局改变以往发生一起处理一起的被动局面,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加大对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广泛教育施业区内的农户、业主依法从事林内生产、生活活动。

  今年,林业局通过分批次组织农、工业主培训,出动宣传车辆,张贴与散发宣传单,直至深入村屯、农户进行“一对一”宣传,使受教育农户超过9万人次,教育面达到100%。

  在落实各项防火措施中,林业局对体弱年迈、没有文化的农户,上门讲解森防内容,免费办理《野外作业用火许可证》,帮助安装室外烟囱防火罩,代写“防火保证书”、“防火组织机构名单”。这就把以前的森林防火与林政资源管理目标,变成了林业部门的服务对象,深受广大农、牧户拥护。


 

  找市场不忘找林场

  在林业局施业区内生产经营的农、牧、工业户,均隶属大兴安岭地区职能部门管理。城区周边农村则为当地政府所属。作为企业的林业局,只有承担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的责任,却没有行使政府职能的权力。但是,施业区内的农户都明白:“找市场,也要找林场。”

  由于林业局所属林场、经营所和管护区大多数设置在几十公里以外的密林深处,交通不畅。山里的农户、煤矿或其它业户,遇有特殊困难往往求助林场的电台、电话和交通工具等设施解决。

  林业局达金森林经营所地处城区外64公里处,农、工业户比较集中。6月1日午夜,正值细雨绵绵。73公里煤矿附近一农场电话求助经营所支援,说有一农工患重病急需车辆送往地区医院,所领导二话没问,立即派车。医院接诊的大夫说,患者流血过多,再晚到半小时就无法抢救了。最近两年,因农民求助,这个林业局各基层单位帮助其抢修道路、接送物资和收割庄稼的事儿数不胜数。

  “联建联护”林强民富

  林业局职工靠采集山产品增加收入,农户靠采集山产品换钱。

  采集与管理的矛盾如何解决?林业局结合防火和资源管护工作需要,及时与驻地乡政府、村委会沟通,建立起林下资源管理与防火工作联防机制。使农民有管护资源和防火责任,也有分享林下山产品的喜悦。而森林防火淡季时,林业局职工也为农、工业主提供有偿服务,如拔草、收割,以及为驻地施工建设项目出工等,形成了林、农、工联合发展的新趋势。

  2008年,林业局研究制定出台了《吸收农民参加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方案》,同时建立起林下资源致富联合体,与13户农民签订了《农民参加森林资源管护合同》。今年这13人又与林业局续签了合同,管护总面积为3858.47公顷,期限为一年,同时享有林下山产品采集权。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职工、农户共同受益,林业局在全局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了林下资源普查与保护、利用调研工作,并结合实际,面向社会公开推行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竞拍活动,积极吸收农民参与经营管理。目前已成功转让资源面积20314公顷,签订合同31份,年承包额10万余元。

  在参加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农户在林业局施业区内可以享受职工待遇,仅采集山产品一项,丰年可增收1万余元,荒年增收3千余元,实现了农民增收,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双赢效果。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