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花季少年不堪毒打离家出走成盗窃犯 一年内盗窃百起
2009-08-24 07:09:4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莉 张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4日讯 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少年小民(化名),离家出走后开始了偷盗生活,而在这名一年内作案上百起的少年背后,又隐藏着一个令人痛心的真相:支离破碎的家庭和父亲的拳脚逼得这名懵懂的孩子踏上了犯罪的道路。

  被打出来的小偷

  “我每天回家都会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挨爸爸打。”3年前,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某镇的小民的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了,母亲远嫁他乡,小民被判给了父亲抚养,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小民与父亲还有爷爷奶奶只得挤在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平房中生活。

  父亲因接受不了母亲改嫁的现实,受了刺激,从此便莫名其妙的发脾气,砸东西,甚至还对小民非打即骂。

  当时还在上初中的小民,一感觉到父亲要发脾气就赶快跑出家门躲避。父亲的脾气变坏后,也失去了养家的动力,家里也失去了唯一的劳动力,年近古稀的爷爷奶奶只得将家中的几亩地租给别人,土地的租金和爷爷奶奶的低保金成了支撑这个家的唯一经济来源。

  2008年中旬,小民的中考成绩很不理想,父亲因此大发雷霆将小民打得遍体鳞伤,而此后的父亲似乎像是着了魔一般,只要对小民的一言一行看不顺眼,就大打出手。过去的两年中,小民多么希望母亲能把自己从这个可怕的家中救走,哪怕回来看一眼也能满足自己对母亲的想念。可是母亲从离开至今,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也没有打过电话,更没有回来看望过小民。而瘦弱的小民怎堪忍受父亲的毒打,他决定离开家,自己独立生活。

  离家出走的那一天,小民只从家里翻出了两百元钱,随后,推开门头也没回的走向车站。

  离开了家,看到街道上穿梭的车辆和忙碌的行人,小民的心里感到一阵空虚,这里似乎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小民心里敲起了退堂鼓,但是想到如果回家一定还会被父亲毒打,迷惘的小民钻进了网吧,试图利用网络将心中的恐惧填埋。几天的时间,小民沉醉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之中,不久,小民带的钱就全都花光了,他不得不再次面对回家的恐惧。

  在矛盾中,小民踏上了回家的汽车。当汽车离家越来越近,小民的内心就越来越挣扎,“我不能回家”,半路上,小民下了车。

  “阔少”偷百家

  随后的几天里,小民独自一人在太平镇、新农镇等地流浪,当他走在街巷中时,发现有几家住宅关着灯,心里突然萌生了偷盗的念头。他来到一户人家的后院,趴在玻璃上并未听到屋内有人活动的声音,于是他从背包中拿出一把钢板尺,插入木窗与窗框的空隙中,三下五除二就将窗户的插锁撬开,爬上窗台跳进屋内,轻手轻脚东翻西看,不一会儿翻出来现金和金银首饰,看到自己也能通过“劳动”养活自己,小民不由得充满了成就感。

  没几天,小民就戴上了手表和项链,经常出入酒吧网吧,而谁也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外表白净、少言寡语的“阔少”竟然是个小偷。“入行”后的小民白天在租住的旅店睡觉,进入傍晚便开始“溜达”,一旦遇到使用木窗的住宅,小民总会用钢板尺伸到里面“鼓捣”几下,如果遇到“硬茬子”,便会用砖头将玻璃敲碎。

  小民对窃取目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每次行窃,小民只拿现金、手机和首饰等易于携带又值钱的东西,而且行动迅速,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小民也轻车熟路了起来,每次入室都能迅速找到主人藏钱的地方,而拿到的金银首饰,除了自己能佩戴的外,全部都拿到市场上销赃。不久,小民在一次偷盗中落网。

  在审讯过程中,小民不记得自己的作案次数,但他表示,从2008年9月份至2009年7月份期间,先后在道里区的太平镇、新农镇等几个镇子作案,如果警方能将他带到上述几个镇子转一圈,他会将自己盗窃过的住宅如数指认出来。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青少年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家庭,而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大部分也是通过家庭发生的,所以对青少年性格影响最深刻的首先是家庭,而小民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暴力和经济贫困的家庭,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使得他误入歧途。日前,小民已被道里检察院批捕。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