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记者探访齐齐哈尔消毒餐具作坊 谁来给消毒餐具消消毒
2009-08-24 14:43:34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李若石 于广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24日讯 到酒店就餐时碗筷不再免费,而是用塑料膜裹好,花一元钱才能买到“使用权”。这一元钱买到的真是百分之百的健康和安全吗?消毒餐具那层包装膜下,白皙洁净的瓷面是否真的干净?连日来,记者对齐市部分餐具消毒企业进行了调查和暗访,目睹了个别餐具消毒企业将餐具放在浑水中洗刷、消毒柜当摆设、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手工直接加工的全过程。

  7月14日,家住富拉尔基区的李先生向本报记者举报,反映富区一家消毒餐具“作坊”正在加工消毒餐具,卫生条件极差。李先生说:“这些给餐具消毒的‘作坊’太脏了,我实在看不下去,看了餐具消毒的过程,我再也不用所谓的‘消毒餐具’了。”

  当天上午11时,记者来到位于富区某中学院内的一家餐具清洗消毒服务中心。厂房十分简陋,没有牌匾,厂房前身经营铆焊的字迹在墙上清晰可辨,距离室内十余米远就能听见室内叮叮当当餐具的磕碰声。从外面观察,几处窗户均用蓝布遮挡着。记者来到室内,门斗处堆放着许多破旧木材,木材旁则堆积了许多装箱待租的消毒餐具。外来人员轻易就能进出消毒餐具加工间,加工间开着门,地上汪着一层水,满地的黑脚印,地面上横七竖八地放着七八个白色塑料箱,里面装着收回来的脏餐具,两名女工坐在小板凳上给餐具分类,并用手里的黑抹布对餐具进行粗加工清理。另一侧的两名女工正在一池浑如“老汤”的水里清洗分完类的餐具,见有“客户”来“参观”,工人们也没舍得放掉这一池浑不见底的污水。只见工人们刷洗几下后,又把餐具丢进相邻的水池里,涮一下后装入铁框,再通过传送袋送入烘干机,整个车间里,唯一算得上“机械化设备”的,就是这台带式烘干机。记者还注意到,围绕着烘干机和洗碗池的墙跟处,有一条深达半尺裸露的污水沟,里面满是黑漆漆的污水,肮脏不堪。烘干后的餐具则被搬入房间的最里面,三名女工围坐在一起,将餐具按照碗、碟、汤匙、酒杯每4件一套归拢在一起,逐套手工包装进塑料袋,再用封塑机压塑成形——一套身披“消毒”餐具外衣的劣质餐具,就这样新鲜出炉了。在暗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室内的所有加工人员均未采取任何卫生防护。

  五十余岁的男老板见记者有诚意,极力夸耀自己的消毒餐具。“我们用的都是名牌洗洁精,这点你放心。”并顺便拿起台子上的一桶洗洁精向记者炫耀。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老板决定租给记者每四件套最低为0.55元。与老板闲聊中得知,该店工商执照、卫生许可证正在办理中。

  8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建华区督军署小区2号楼的一家消毒餐具配送中心。门前一个小锅炉正在冒着黑烟,不时有女工将烧好的热水端进屋内,记者跟随女工走进屋内却被一男子拦住,记者慌称饭店刚开张想进一批餐具,这名男子谨慎地询问了所开的饭店在什么地点和叫什么名子,见记者对答如流,这名男子才放松了警惕。利用该男子上楼取名片的机会,记者走进餐具消毒加工间,加工间的地上放着几个大水盆,屋内10多个女工正在忙碌,在清洗餐具的大水盆里,记者看到里面乱七八糟地放着一堆碗和酒杯,里面的水十分浑浊,水上面飘着很多污秽物,显得很脏,并发出一股馊味。在这个消毒车间里,其他餐具消毒企业用于擦餐具的抹布看不到踪影,女工们都戴着橡胶手套,手套外又戴上一层棉线手套,由于长时间在污水中浸泡棉线手套已经变成黑色,泡在污水里的碗筷在她们手中转一下,就被放进旁边地上的蓝色筐里,等待下一道工序,旁边的消毒机器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上面落着一层灰尘。记者问身旁正在清洗餐具的女工:“你们这消毒机器平时开不?”女工犹豫了一下说:“有时候也开,但并不经常开。”记者注意到按正常程序,下道工序应该是高温喷淋精洗,然后远红外线烘干消毒,可在这个消毒车间里,这些程序被直接忽略,应该精洗消毒的餐具被直接送到旁边的包装间,一名女工用抹布将餐具擦干后,另两名女工开始给餐具塑封包装。记者先后两次来到该消毒餐具配送中心,发现餐具消毒的机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连续多日,记者又走访了几家餐具消毒企业,但卫生情况大同小异。按照相关规定,餐具消毒要经过流水粗洗除渣、高温喷淋精洗、远红外线烘干消毒(380℃)、塑封包装四个基本程序。但在记者调查时却发现,多数餐具消毒企业都做不到以上四点,消毒设备形同虚设,普遍存在使用三无清洗剂,餐具消毒服务变成了餐具洗刷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包装前采用抹布擦干的方法很不卫生,一块抹布,抹了A碗抹B碗,不仅没有消毒,而且还会导致二次污染,这样的消毒餐具公共安全从何谈起。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