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清河林区着力推进“七项工程”践行科学发展观
2009-08-28 16:30:05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8日讯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清河林区党委明确了“生态立区、产业强区、富民兴区、开放活区”的发展思路,重点实施“七项工程”,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发展难题,推动林区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在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新林权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职工群众营造私有林,引导群众栽种五味子、蓝莓等经济作物,将深山区2760户居民整体迁移到中心城镇,预计2010年,山上职工群众可全部搬到山下居住,从而提高生态功能,确保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

  二是实施优势产业壮大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项目18个,引资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扩大木材深加工规模,引进广东龙港家具生产线,形成有清河特色的家具品牌。长九木业引进香港上联国际(制造)有限公司,建成亚洲最大的百叶窗生产线,年产值2亿元,产品销往欧美及东南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浙江义乌最大的铅笔厂在清河投资兴建东北最大的笔业加工企业,预计年产铅笔将达到6亿支,三年内可达30亿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兴建规模风力发电项目和秸秆发电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圣辉生物质能热电公司,年加工稻米26万吨,发电1亿度,供热20万平方米,生产有机肥8000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全区个体工商户由2000年的156户增加到980户,国有林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三是实施基地富民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职工群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放贷款1200多万元,免息三年;为每户职工群众提供2亩土地种植五味子、蓝莓,免费使用30年,其中五味子种植面积2400公顷,年获利1亿元以上。加快土地集中流转和集约经营,扩大北药、食用菌、蓝莓、万寿菊、绿色粮食种植面积,万寿菊种植达1000公顷,食用菌已突破1亿袋。目前,85%的职工群众有自营经济项目。

  四是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面向省内外公开招聘了128名优秀大学生,干部实行聘任制,进一步扩大林区中层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范围,打造林区人才集聚高地,为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是实施特色项目建设工程。发展林区特色产品加工业,建成蓝莓、五味子系列加工厂,推出新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林区生态养殖业,规模养殖林蛙、冷水鱼,促进林农增产增收。引投资25亿元兴建亿只肉鸡、5000万只蛋鸡、50万头生猪养殖场。以猪粪、鸡粪为原料建立国内最大的有机肥加工厂,达产后,每年将带来4000万元的经济收入和5000个就业岗位。

  六是实施规模城镇创建工程。投融资5.8亿元新建住宅楼72万平方米,铺设硬化街巷道57万平方米,年内建成11万平方米移民生态功能小区。 2012年清河林区将努力建成10万人口以上中心城镇,努力营造东北最佳人居环境。

  七是实施民生改善工程。推动社会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2000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体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应保尽保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医疗、工伤三保参保率95 %以上;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对8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50元高龄补贴,对85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元高龄补贴,建国前老干部、老工人每月享受50元补贴;兴建现代化中小学,高薪聘请优秀教师,使清河林区群众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医疗体系,兴建林区一流医院,投资3100万元,购置核磁共振、CT、彩超、大生化、高档救护车、高压氧舱等医疗设备,高薪聘请专家名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发展林区文化事业,兴建体育馆、图书馆、文化宫和7处休闲广场,组建了“森林之声”艺术团,实现了“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带动了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