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1日讯 (记者 王晨宇)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日前对全省224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支均呈增长趋势,但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缓慢。
调查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509.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2.8元,增长8.5%。虽然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增长势头,但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5.2个百分点。
政策性收入继续大幅度增加。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现金收入446.2元,比上年增加46.1元,增长11.5%。主要是农业良种补贴和大中型农机具补贴标准提高。截止目前,全省发放粮食直补23亿元、良种补贴9.4亿元、综合补贴69.9亿元、农机补贴7亿元,比上年增加14.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各种补贴现金收入达到362.5元,比上年增加27.9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现金收入104.7元,比上年增加25.1元,增长31.5%,其中:土地征用补偿现金收入人均增加20.7元;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现金收入人均增加5.6元。
据了解,黑龙江省农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仍是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3527.7元,占全部现金收入的78.2%,比上年同期增加287.6元,增长8.9%。其中,农业现金收入人均2756.3元,比以往同期增加481.2元,增长21.2%。
调查结果表明,粮食出售量大幅增加是农业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半年人均大豆和玉米出售量都比同期有所提高。但我省水稻出售不容乐观,平均售价每公斤上涨0.4元,但出售量仅为186.7公斤,比以往同期减少89.6公斤,水稻出售人均现金收入为368.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4.1元。进入二季度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黑龙江出现了畜牧业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趋势。价格下跌使生猪、牛奶等生产出现亏本经营的局面,导致畜牧业收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