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60多年来,已累计生产粮食3592亿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760亿斤,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今年垦区力争实现商品粮300亿斤。多年来,黑龙江垦区发挥独特优势,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努力推进垦区现代文明建设,连续四次获得全省文明系统称号。
黑龙江垦区创造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涵的北大荒精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每年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北大荒精神教育融入到总局党委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垦区跨越发展而奋斗。今年,垦区历时半年开展的“解放思想,提振精神,推进跨越工程”主题教育活动共举办了报告会360多场,参与人数70余万人次,突出在八个方面解放思想,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提振了精神,激发了活力,推动了垦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目前,全局上下形成决战300亿斤商品粮、冲刺“五加一”百亿工程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
在教育活动中,总局、分局分别建设了北大荒博物馆,开展了垦徽佩戴、垦歌传唱活动。各农场都建设了北大荒精神纪念馆,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陆续命名一大批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并在基地集中进行北大荒精神培训教育。
去年,垦区拆除泥草房50多万平方米,整体拆迁居民点110个,新建住宅130万平方米,解决了1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落实11个清洁能源项目。今年垦区将整体搬迁居民点400个,新建住宅面积330万平方米,年内使9万户居民搬进新居,解决1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增加新能源用户5000户;按照公路建设“三年决战”计划,启动建设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完成120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0万亩,小城镇和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
目前,垦区已建成一批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农垦特色小城镇:居民园区新居成群,绿树掩映;公共园区管理完善,服务配套;休闲园区人流如潮,欢声笑语;商业服务区车水马龙,众商云集;工业园区,机器隆隆,商贾云集。大多数基层职工搬进了小城镇,享受着城镇发展的文明成果。二道河、洪河、大西江等多数农场城镇楼房化率达到70%以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1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达98%,集中供热率达36%,自来水入户率达98%,绿化覆盖率达30%。
黑龙江垦区依托5个农垦中心城市、50个重点城镇,着力建设55个工业园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集中力量打造了完达山乳业、九三粮油、北大荒米业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形成了米、面、油、乳、肉、药、薯等十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等中国驰名商标。如今,垦区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晴雨通车里程达1.51万公里,其中硬化路面里程6014公里。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全面覆盖,电话入户率达75%以上。以文化阵地为依托,以“金色田野”、“广场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垦区每年组织文艺比赛、演出3000余次,放映电影500余场,群众参加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面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