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伊春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 力促兴市惠民
2009-08-31 16:56:51 来源:东北网  作者:扈铁军 赵新慧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伊春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把促进科学发展、务求取得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突出实践特色,力求学用相长,努力把“科学发展、兴市惠民”的举措落到实处。

  抓生态,打基础,夯实“兴市惠民”之本。伊春市已完成9个林场(所)的撤并;伊春北部大平台国家级重点火险区农民参加森林管护经营户数已增加到301户,管护面积39494公顷;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抓好森林经营、珍贵树种培育和“三年大造林”工作,增加三大硬阔等优质材种比重,扩大农田防护、城镇、村屯、公路沿线等绿化范围,造林绿化20.25万亩,完成年计划的102.1%;实施“天眼工程”,在重点区域推广应用卫星遥感和数字信息监控跟踪技术,初步实现森林资源管护和防火的远程监控;规划建设“百湖”工程,已建水库32座,在建2座,拟建66座。大力推广林区环保节能技术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森林生态建设由过去单一物种保护向系统保护转变、由点状保护向全面保护转变、由一方参与保护向多方参与保护转变。

  抓林改,增活力,探索“兴市惠民”新路。伊春市坚持把巩固和扩大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作为应对危机、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维护稳定的有效措施和激发林区内在活力的主要途径。一方面,积极巩固“试点”成果。另一方面,按照“远封近分”的目标,积极做好林改扩面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全市13个扩面林业局开展外业区划调查工作,已完成21万公顷外业调查区划任务。组织评估机构开始对扩大改革面积森林资产进行评估,为及时启动林权制度改革扩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抓转型,保增长,巩固“兴市惠民”基础。伊春市按照“生态建设当尖兵,经济发展争上游”的发展定位,积极开展“大项目建设年”活动,林都机场、兴安湖水库、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中心城防洪工程、伊绥高速公路伊春段、电网改造等23个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同时,立足资源优势,依托“四大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绿色能源、特色种养及加工、冶金建材和矿产开发、木材精深加工等生态型优势特色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83.4亿元,同比增长11.8%;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28.7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同比增长40.4%;五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增加值实现28.7亿元,同比增长19.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4亿元,同比增长15%,取得了保增长的良好局面。这些重大举措的落实,也为实现全年“三保”目标和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抓民生,促和谐,扩大“兴市惠民”成果。伊春市把2009年作为“全民创业年”,加大就业再就业援助力度,积极为返乡人员、停产企业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项目推介、技术培训等系列服务,使一大批返乡和转岗待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创业;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增资工作,经过积极对上争取,使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水平由去年770元增加到918元;为7.2万退休人员,补发历史拖欠项目内养老金1.6亿元;对7.6万名低收入困难群众进行认定,发放临时性生活补贴救助资金390万元;为14.8万“三个困难群体”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资金2200万元。加大城乡医疗、教育、住房救助力度,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3437人,救助低保对象住房困难家庭2.4万户,争取并发放廉租住房补贴资金1936万元。以改善人居环境和建设世界级森林公园为目标,结合全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不断加快“四城联创”步伐,今年完成棚户区改造75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2200户。同时加大“三供两治”和城乡美化绿化亮化力度,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