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日讯 (记者 王凌霞) 9月1日,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与宁波市教育局联合推出了一份关于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比较的调查报告,将国内32家城市的教育竞争力排出座次,在15个省级城市的教育竞争力排位中深圳居首,哈尔滨排名倒数第三位。
这份名为《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比较----探寻宁波方位》研究报告显示: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教育竞争力的排名次序是深圳、广州、厦门、成都、杭州、青岛、宁波、大连、沈阳、济南、南京、武汉、哈尔滨、长春和西安。
此报告指标体系按照重要程度分为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四个等级。一级指标包括四项,分别是硬件投入、软件投入、功能性产出、本体性产出。二级指标包括11项,分别从属于四项一级指标,三级指标有32项,分别从属于11个二级指标,四级指标51项,分别从属于三级指标中的各项。四级指标所包含的要素加起来共有98项。
有关专家指出,给城市教育竞争力排位是分析各地教育现状和发展潜力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为全国其他城市明确教育区间位置、洞悉教育优劣所在、辨明教育努力方向、厘清教育奋斗目标、理顺教育发展思路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决策依据。
也有专家对此排名提出了质疑。中国教育学会理事、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原西安市教委主任许建国认为,负责排名的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本身的资质就存在问题,并且一个城市的教育竞争力存在有许多可变的因素,不能用八、九十种指标来评价一个大城市的教育竞争力,教育思想,学生的思想道德,教师的人格,校长的管理水平等无法量化的指标很难转化成排名机构的数字。以硬件投入等作为排名的指标对于排名城市来说也并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