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哈尔滨市加大了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整治和管理力度,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5日,哈尔滨市政府邀请俄罗斯国家广电公司“远东”电视台等三家媒体就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江段水污染防治情况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通报哈市松花江流域治理工作进展的同时,直面国内外媒体提出的问题,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到2010年底前,城镇污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3名俄罗斯记者纷纷就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的现状、污染以及治理等情况进行了提问。来自哈巴市政府新闻局的记者拉丽萨针对一直深受关注的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率先提问,她想知道这种污染现在是否已彻底消除?对此,哈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06年1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的评估报告就已指出:松花江、黑龙江各监测断面水中硝基苯的浓度已经符合国家标准,各江段及沿岸鱼塘的鱼可放心食用,沿江两岸地下水也可安全饮用,这种影响已消除。同时,针对国家广电公司“远东”电视台记者奥莉佳提出的“松花江12条支流的8条在哈尔滨段达到规划功能标准,其余4条污染程度如何?”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四条支流中,规划为三类的白杨木河现状水质为四类,规划为四类的少陵河、呼兰河、阿什河现状水质分别为五类、五类、劣五类。目前,在四条支流流域内哈市已建成和在建的污水处理厂有6个,2010年将全部建成,届时排入四河的污水将全部达标排放。
据悉,松花江流域担负着哈市饮用水源、渔业、航运等诸多功能,水量和水质不仅关系着哈尔滨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也影响到黑龙江乃至俄罗斯的水环境质量。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哈市加大了整治和管理力度,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据介绍,哈市列入国家《规划》的重点治污项目共有24个。目前,24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双城、文昌三期等12个项目建成调试,建成率达50%,预计所有项目将于2009年底前建成,具备调试运行能力。与此同时,哈市还加快了污水集中控制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哈市计划建设22个集中污水处理工程,目前已有太平等8个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建成调试,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8.2万吨。预计2010年底前22个项目将全部建成,届时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可达152万吨/日,城镇污水全部达标排放。
下一步,哈市还将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为中心,推进流域综合整治、重点治污项目建设等多项措施,进一步削减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改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