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2日讯 哈尔滨市民董淑娥今年60岁,自1990年起,她先后照顾15位残疾人、孤寡老人。19年来,被她照顾的老人已有9位相继离开人世。如今,她仍照顾着6位生活上有困难的老人,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照顾这些老人身上。
把孤残老人当亲人般照料
被董淑娥照顾的第一个人是82岁老人张铁平。1990年冬天,董淑娥在工作单位附近大街上看到正捡冰棍杆的老人张铁平,看见他在寒风中举步维艰的样子,董淑娥立即上前询问老人的状况,当得知老人大小便失禁仍每天上街捡冰棍杆、木棍当柴烧时,董淑娥十分难受,听说老人无亲无故,她决定尽自己所能照顾这位老人。
从那时起,她每天早晨提前半个多小时出家门,从家里带饭菜送到老人家,看老人吃完饭后再去上班;一有工夫,她就到老人家帮着打扫卫生、做饭;不但如此,她还年年为老人做棉衣、棉裤。三年后,老人离开人世,临终前,老人对身边人说:“我没有什么亲人,但董淑娥却待我如亲人一般,我永远都感激她。”
常年悉心照顾三对盲人夫妇
1996年,董淑娥偶然在电台节目中听到盲人尤保路讲述他和盲人妻子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的事,董淑娥主动找到尤保路家了解他们的困难。当她看到尤保路家卫生差时,就主动帮助他家打扫。
因尤保路家住在康安路的残疾人集中的“幸福公寓”中,董淑娥又结识了生活上同样有困难的霍家邦、李有根两对盲人夫妇。从此,董淑娥开始照顾这三个盲人家庭。她隔三差五到他们家中,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逢年过节,帮他们包冻饺子、买年货、做年夜饭;赶上换季,她又为他们封窗户、买秋菜、做棉衣。
现在,尽管三对盲人夫妇中有几人已经去世,但董淑娥仍照顾着剩下的3位盲人。提起董淑娥对自己的帮助,霍家邦十分感动,他说:“董淑娥不图名、不图利,无私照顾生活上有困难的残疾人,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忙不开时女儿女婿主动请缨
目前,除了3位盲人外,被董淑娥照顾的还有孤寡老人林雁、刘玉玲和肢体残疾人刘杰等人。
为了照顾他们,董淑娥每天不辞辛苦早出晚归,经常上午跑一家,下午又跑到另一家。对此,董淑娥的家人会不会有怨言?董淑娥自豪地表示,家人不仅从来没有反对过,而且都十分支持。董淑娥有三个女儿,家里的家务活都由女儿们承担。董淑娥给需要照顾的老人买吃的、穿的,加上路费,每个月都得花二三百元钱,但女儿们毫无怨言。不仅如此,有时,因为要照顾的孤残老人多,忙不开的时候,女儿女婿也会主动帮助她照顾孤残老人。
董淑娥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失去母亲,家庭十分困难,但在党的关怀下,她上学读书,下乡后又被分配到省政府第三幼儿园做厨师工作,1999年从单位退休。现如今,她生活幸福、衣食无忧,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残疾人和孤寡老人都是需要人们帮助的弱势群体,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是她多年来最大的心愿!
记者约董淑娥采访很不容易,因为她很忙,每天在照顾老人的生活中忙碌着。董淑娥总在路上,在走向照顾老人的路上,为了照顾孤残老人,她牺牲了很多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不过她没有感到疲惫,她对记者说,自己还在寻找,只要能接触到的有困难的孤残老人,她还会去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