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小组14日在尚志碑林参观、采访。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小组的网友在“赵一曼赵尚志纪念馆”参观、采访。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小组的网友在尚志碑林采风。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小组的网友在尚志碑林游览。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采访。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赵一曼赵尚志纪念馆”中的赵尚志铜像。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日本友人为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残害的中国人敬献鲜花。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尚志碑林中矗立的珠河抗日纪念碑。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网友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采风。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网友在聆听“赵一曼赵尚志纪念馆”的解说员讲故事。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
网友在录制“赵一曼赵尚志纪念馆”的dv。东北网记者邵月明摄 |
东北网9月14日讯 (记者 邵月明) 14日是“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的第3天,东北网网友、记者一行4人参观和采访了尚志市“尚志碑林”、“赵一曼赵尚志纪念馆”,哈尔滨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14日上午7时40分,“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小组从东北网出发,顶着蒙蒙细雨驱车前往尚志市。经过近3个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在10时20分抵达距哈尔滨120公里的尚志市。天公作美,原本阴云密布的天气渐渐放晴。尚志市原名珠河县,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诞生地和活动中心,赵尚志曾在此建立珠河抗日根据地。解放后,为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珠河县改名尚志县。
尚志碑林祭英雄
红色之旅活动第3天行程的第一站是位于尚志市新建路的尚志碑林。自1999年动工兴建的尚志碑林,占地3.2万平方米,拥有书法碑刻、墨迹7000余件。其中,多项藏品创“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篆刻印章——九龙印(重70.39吨);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毛笔雕塑——腾龙笔(高15.12米,重30.03吨);世界上最大、最具回音效果的书法艺术回音壁等等。尚志碑林按藏品的内容和形式可分为百福柱、千龙壁、万寿山、珠河情缘、翰墨滥觞、印坛异彩等14部分。东北网网友、记者抱百福、观千龙、登万寿、赏书法、赞国粹、祭英雄,流连忘返。
纪念馆里听故事
“赵一曼赵尚志纪念馆”就坐落在“尚志碑林”中,尚志人民1986年捐资修建了这座纪念馆,馆名是由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彭真题写的。今年3月份,“赵一曼赵尚志纪念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景点之一。开馆至今,已接待国内外来宾20余万人次。纪念馆布展以突出“二赵”为主,兼顾东北抗联三军史实。东北网网友、记者聆听解说员晓红讲赵一曼、赵尚志以及东北抗联三军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动人故事,每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在心中默默祭奠那些为抵御外侮壮烈牺牲的爱国英模。
731遗址缅先烈
14日下午13时40分,“东方红—太阳升”红色之旅活动小组告别尚志,“马”不停蹄地继续赶路。16时20分来到哈尔滨市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也是红色之旅活动第3天行程的第二站。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不得不提那只臭名昭著、罪行令人发指的部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由当年日本最高统治者敕令组建的一支特种部队。该部队于1935年在哈尔滨市平房区筹建了生物武器研究、试验和生产基地,并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进行最大规模生物战的指挥中心。位于平房区新疆大街25号的原731部队本部大楼经过重新修缮,建成今天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总面积1500平方米,共设15个展厅,以大量的图证、物证、实证,控诉731部队的血腥罪行。东北网网友、记者望着一具具镣铐刑具和试验器皿、一幅幅沾满血泪的照片、一串串被折磨致死的同胞的名字,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罄竹难书,顿觉和平生活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