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道里集中供热全线贯通 13万余户居民享受集中供热
2009-09-25 09:01:3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崔蕾 胡占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5日讯 近日,哈尔滨市道里集中供热热网南干线最后一个节点工程———一面街(石头道街至森林街)段正式贯通。至此,道里集中供热工程实现全线贯通,供热能力达到1800万平方米,目前已实现并网供热面积1457.8万平方米,热用户13万余户。明后两年,道里、道外等相关区域还可有近400万平方米住宅并入热网。

  “卡”了3年的3处节点打通

  道里集中供热项目于2004年开始建设,投资近18亿元。该工程热网建设分南北两条线,北线已经在两年前建成供热,供热面积1300多万平方米,热用户10余万户。南线建设完成10多公里后,由于种种原因,剩余3处节点工程一直未施工,无法全面供热。

  今年,南干线未贯通的3处节点全面开工,道外十九道街至二十道街段、南勋街段于8月份完工。一面街段工程是管网干线最后一个节点工程,于本月22日顺利完工。至此,道里集中供热网南、北干线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也具备了全面供热、满负荷运转的能力。

  783根大烟囱“合并”成一根

  据了解,道里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前,哈尔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仅为49%。尤其是道里区,绝大多数区域供热都是分散小锅炉,不但供热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道里集中供热项目实施后,计划将832处分散热源并入一个集中供热热源,使热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同时,道里集中供热项目的热源厂特意建在城市的下风口,并通过封闭式贮煤库、封闭式输煤、循环流化燃烧和电除尘工艺,完全解决了粉尘污染、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加上新建的120米高的大烟囱,使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仅为标准限定值的1/3。按照设计,该工程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1.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200吨、灰渣排放9.5万吨、噪声污染源832处。

  截至目前,道里集中供热项目已累计停用分散小锅炉房783处、锅炉927台,每年实际减少排放烟尘8048吨、二氧化硫1625吨、灰渣7.2万吨,有效改善了哈尔滨市冬季的空气质量。

  明后两年并网400万平方米

  道里集中供热工程设计供热能力为2000万平方米,热源实际负荷能力为1800万平方米。今年,该工程热网虽已全线贯通,但由于时间问题,热网还需进行冲洗、冷态运行等一系列调试,所以今年南干线新贯通区域未进行大面积并网。今年,道里集中供热项目北干线、南干线原来已通的区域共实现新增并网供热面积79.8万平方米,累计实现并网供热面积1457.8万平方米,热用户近13万余户。

  明后两年,道里、道外等相关区域还可有近400万平方米住宅并入热网。

  3年后集中供热普及率提升到85%

  据介绍,截至2008年末,哈尔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为64%。今年,哈尔滨市在建供热工程项目主要有群力集中供热工程、西南集中供热工程等,全市计划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取消小锅炉200台左右,实现年节约标煤4.66万吨、减少灰渣排放1.34万吨、烟尘排放1332吨、二氧化硫排放310吨。

  根据哈尔滨市“三供两治规划”供热专篇中的规划,至2012年哈尔滨市将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6750.1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停用小锅炉1000余台。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