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省九年补偿公益林面积达5000多万亩
2009-09-25 11:27:2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牟景君 贾红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在黑龙江已实施9年。由开始试点到全面实施,现在全省补偿面积已达到5000多万亩,其中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达到4620多万亩,地方公益林补偿面积460多万亩,落实管护人员1.45万人。全省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森林质量逐年提高,基础设施环境条件大为改善,同时林区职工收入也大幅度提升。

  从实施试点至今,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工作紧紧围绕保护和培育重点公益林资源这个中心和管护经营管理、资金管理这两条主线开展工作,建立了逐级管理、政策制度、管护经营、监控监测、林下产业和资金保障等六大体系,先后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编制实施方案,划分管护经营责任区,落实管护经营人员,修建管护房、公示碑、宣传牌、责任区牌,开发林下经济,对幼、中龄林抚育,无林地、疏林地造林、补植等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工作的广泛开展。对森林的管护经营手段也逐渐趋于先进、规范。9年间,全省新建管护站点1429处,统一购置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500多台(套),野外作业仪器卫星定位仪400台、数据采集器105台等,使全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大提升。9年来,全省重点公益林区火灾发生率下降了90%,乱砍盗伐案件下降85%。自2005年以来,我省在公益林区内完成公益林培育面积207.98万亩,其中幼林抚育100多万亩,疏林空地造林、补植98万亩。建设苗圃27处。如哈尔滨市林业局变一季采伐为四季抚育,在林下补植红松、云杉、水曲柳等珍贵树种,不但增加了造林数量,而且通过造林、补植、抚育,消除了部分天窗空地,促进了林木生长,改变了树种组成,提高了林分质量。

  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林业部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林下资源,进一步扩展职工致富门路。据测算,全省仅发展林下经济这一项,管护人员年均增收1000多元。而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实施,全省1.4万林区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根据管护面积的不同,我省西部地区管护人员工资为年收入5000元左右,东部地区管护人员工资为年收入9000~10000元。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