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日起,哈尔滨市将率先实施9座人行过街天桥工程建设,这也是我市结合整治城市道路交通启动的第一批交通环境设施建设项目。据市建委负责该项工程建设的有关同志介绍,这9座人行过街天桥的建设将引入市场机制,全部由社会化融资完成。这种不用政府买单,较大规模依靠市场化运作建设人行过街天桥做法,在我市尚属首次,对于拓宽融资渠道,深化经营城市理念,发掘社会资源能力组织实施城市建设,具有突破性的导向作用。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科学确定项目选址
为了加快构建立体化的城市步道交通体系,缓解人流过街的交通压力,有效疏导交通瓶颈,尽快改善我市部分地区人车混行,交通事故频发的不利局面,按照市综合整治城市道路交通委员会的部署,市建设委员会在规划、交管、城管等部门的协助下,牵头组织对市区内的重要交通节点进行了反复踏查。在对市区各重要交通节点踏查中,有关部门筛选了这些过街行人密集、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交通事故频发、城市主干道快速通行能力难以发挥的路段,组织进行了畅通交通能力的深入研究论证,在认真听取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和广大市民群众的呼声后,经过科学研究,反复比选,在今年已经启动建设了6座人行天桥工程基础上,最终选定在海城街海城市场、新阳路欧洲新城、哈药路河洲街交口、新阳路十八中、顾乡大街十四中、尚志大街与西十六道街交口、通乡街富江家园、哈平路建筑文化宫、保健路哈医大三院侧门9处路段同步启动实施人行过街天桥建设。
坚持市场化运作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人行天桥建设
为缓解城市建设资金紧张的现状,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拓宽思路,把着眼点由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大跨度转向市场,充分挖掘社会各方利益需求潜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人行天桥建设,有效推进我市人行过街天桥实施。据介绍,今年我市人行过街天桥建设遵循市场化运作原则,采取BOT形式,通过出让广告经营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尝试充分吸引了广告经营商等实体企业投资人行天桥建设的热情,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资源、资产、资本的有效运营,加快城市建设发展步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文明组织施工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按照市综合整治城市道路交通委员会的部署要求,为支持人行过街天桥项目建设,市发改委、规划、土地、交管、城管、城绿办等部门和电力、燃气、通讯、供水、供热等管线产权单位,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根据涉及到的工作任务,明确分工、限定时间、落实责任,优先办理了立项、规划、占道、绿化移植等手续。同时,市有关建设部门对投资人明确提出了建设工期、组织模式、质量标准、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要求,并组织质量、安全等部门和部分专家学者召开论证会,确定关键节点、危险部位的施工组织方案,保证安全、快捷、优质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构建通行顺畅、快捷方便的人行步道交通体系。